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00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5-31 0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叉研究是目前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王素美教授专著《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诗意与哲理兼融,对许衡的理学思想与史学思想作交叉研究,不乏创新之处。
《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具有选题新、角度新、结构新等特点。首先说选题新。许衡是元代三大理学家之一,对程朱理学传播和朱熹、陆九渊思想合流有较大影响。王素美对其作理学与文学交叉研究,学术视角得以扩展。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一研究中,她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并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诸如,在理学与文学的交叉研究中,她提出了许衡理学中的实学思想——百姓日常生活之道的问题,这种百姓日常生活之道向文学思想迁移,从而形成了与传统的中国文学迥然有异的重道思想;她发现了许衡适用于教学而自编的《编年歌括》,形式类似民间歌谣,实际上是浅显生动的咏史诗,是史学与文学交融的通俗读物。
王素美深入透辟地分析了这种《编年歌括》。27首《编年歌括》具有强烈的空间意识和时间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时空框架。虽然各个朝代独立成篇,却隐含着通变的思想。王素美站在史学与文学交融的角度,指出《编年歌括》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和技巧等方面显示出的鲜明特色和成功之处,堪称中国古代咏史诗的上乘佳品。许衡纵观3600年的历史,纵说27代的兴盛成败,描写和评价了元代以前整个中国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使组诗呈现出高度的概括性。在素材处理上,组诗特别强调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表现出通俗性的艺术特征,所用语言简约流畅、平直如话,便于理解记诵,正适应许衡太学教学的需要。王素美赞扬许衡以《编年歌括》的形式改革历史教学,另外也希望咏史诗不要偏离史实,走得太远。
专著的创新还表现在结构上的创新。专著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为许衡的理学思想,中编为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的契合,下编为许衡的文学创作。上、中、下三编的安排,重视许衡的理学思想研究,从理学思想进而深入到文学与史学的交叉研究。将许衡的理学思想与文学思想契合的研究安排在中编,意在突出这一课题研究的中心内容。总之,王素美之所以能够给我们提供一部创新性的专著,更在于她深厚的学术功底、渊博的学识以及主体多元交融的立体思维结构。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7 18:34 , Processed in 1.84944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