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贴地飞行》:为时代“绘像”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12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4-30 0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贴地飞行》 寄于文摄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高凯)4月24日晚,世界读书日的第二天,由北京外研书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主办的“作家姚鄂梅《贴地飞行》新书分享会”于北京外研书店举行。评论家徐则臣、谢尚发及本书作者姚鄂梅出席活动,与各界读者一道分享了在城市与乡土之间书写小人物的思考。

《贴地飞行》集中讲述了农村年轻人为生活所迫进城打工的酸甜苦辣、爱恨情仇,他们细小的希望以及无名的失望。主人公杨粒是一个农村青年,因生活所迫离开乡村教师的岗位进入大城市,成为外卖送餐员。小说围绕杨粒写了农村务工人员的人物群像和城市化的现状。这些外来人试图在城市里起飞,挣扎与希冀并存,过程或许艰难,但飞行从未止息。

姚鄂梅直言,“当我决定写《贴地飞行》的时候,我还是带着意义在编织这些故事的,我的出发点并不是那么单纯。我不想全写一群农村人在城市怎么生活,也没想写一个简单的小说。在麦当劳、肯德基这些快餐店里,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在那儿看书,大多也并不是在用餐高峰的时候。这些小人物,没有那么好的阅读条件,比如安静的教室。但他们依然会利用这样的地理环境,抓住这样一些大家不怎么在意的时间,待在那儿。我觉得这样一个群体不可小视,他们并非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农村人。他们本身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又来到了城市这样一个容易获得知识的大环境里。但城市对他们的态度有点暧昧,一方面在暗暗地嫌弃他们,一方面又慷慨地接纳他们。由此,我便在《贴地飞行》里写下了杨粒、袁圆、小美几个小人物以及他们的痴心妄想。”

徐则臣表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谈论中国的城市很难像美国人谈论纽约,英国人谈论伦敦或者法国人谈论巴黎那样:把这个城市从版图里面抠出来,单盯着它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写好一座城市的特性。在中国,不止是北京流动着北京人,上海流动着上海人,而是北京流动着全中国的人,上海也流动着全中国的人。”

他认为,考察每一座城市,无论是北京还是上海,其实都更应该把它放在一个辽阔的野地上来看,把它放在一个乡土社会上来看。“就像姚鄂梅选择的这群让城市的沙盘运行起来的形形色色的小人物。谈城市时,她的参照是老家;谈城市里的人时,她的参照是老家里的那群人,两股不断扯动的力量,反而赋予姚鄂梅书写《贴地飞行》时更大的空间。”徐则臣说。

谢尚发认为《贴地飞行》讲了一个“乡下人的进城故事”,“姚鄂梅所关心的从来都不仅仅是进城和奋斗,而是要给这个时代描绘下一幅‘巨大的肖像’,成为真正的‘时代的绘心者’。”

谢尚发指出,《贴地飞行》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实主义写作方式,姚鄂梅在探测时代幽微脉搏和心跳的创作过程中,以当下社会生活中各色人等平凡庸俗的日子作为底料,不仅描摹了“时代之貌”,还画龙点睛地把捉着“时代之心”,使之活灵活现。

姚鄂梅,1968年12月出生,中国作协会员,目前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99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在《收获》《人民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一百余万字,出版过长篇小说《像天一样高》《白话雾落》《真相》《一面是金,一面是铜》《西门坡》《1958·陈情书》,小说集《摘豆记》《傍晚的尖叫》。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17 04:48 , Processed in 1.013712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