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学名著] 《吝啬鬼》作者:〔法国〕莫里哀【TXT】

[复制链接]

区版勋章 - 区版勋章

灰铜v1_05蓝铜v2_05蓝铜v1_05紫银v2_04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紫铜v1_05绿铜v3_05紫银v1_02蓝银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5宝血灵晶红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2-4 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吝啬鬼

〔法国〕莫里哀 原著

作品简介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放高利贷的老鳏夫,认为“世上的东西,就数钱可贵”。他老怕别人算计他的钱,就把一万金币埋在花园里。他想娶年轻姑娘玛丽雅娜,但玛丽雅娜前来相亲时,却与阿巴贡的儿子克莱昂特到花园里去幽会了,原来他俩早已相爱。阿巴贡气得暴跳如雷。又发现埋在花园里的钱丢了,顿时痛不欲生。克莱昂特表示,若能得到玛丽雅娜,保证找到丢失的钱。阿巴贡一口答应。原来钱是克莱昂特的仆人阿剑偷的而不是乔装佣人的贵族青年法赖尔偷的,这时法莱尔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开了他与阿巴贡女儿艾莉丝的恋情。两对年轻人喜结良缘。

作者简介

  莫里哀(1622-1673),十七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原名约翰·巴蒂斯特·波克兰,父亲是巴黎的装设商,供应王宫内府装设,曾获得“国王侍从”的称号。莫里哀爱好戏剧事业。1643年,他和一些年轻的戏剧爱好者一起组织光耀剧团,到外省去演出。在演出过程中,莫里哀体会到,剧团要进一步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剧目。于是,他动手为剧团编写喜剧剧本。写于1653年的《冒失鬼》是他的处女作。这是一出用意大利风格写成的诗体喜剧。剧中的主要人物“滑稽皇帝”玛斯加里尔,是一个足智多谋、坚强勇敢的艺术形象。当他的主人李礼有求于他,恭维他为“仆人之王”时,他毫不客气地说:“当人家需要我们这班可怜人的时候,人家就爱我们,把我们认为天下最好的人;但是,当人家稍微生气的时候,我们就变成了该吃棍子的坏蛋了。”莫里哀一生写了三十个剧本。《妇人学堂》、《悭吝人》、《伪君子》、《乔治·党丹》等都是他的名著。

人物形象

  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吝啬鬼》是性格喜剧,阿巴贡为了攒钱,省吃俭用,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自制日历,将吃斋的日子延长,还到自己的马棚里去偷马料,挨了车夫的打。为了钱,他可以放弃心爱的姑娘。这表明钱一旦被摆到至尊的地位,就会成为一种丑恶的力量。在法语中,“阿巴贡”已成为“吝啬鬼”的同义词。

作品思想

  《吝啬鬼》是一出喜剧。原作者莫里哀,是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喜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反封建的精神。作者在这出戏剧中,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爱财如命、以儿女婚嫁为致富手段的守财奴的丑恶面貌。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阿巴贡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主要遵循古典主义的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经常用"闹剧"的方法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作品评价

  《吝啬鬼》是莫里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668年。剧情借用古罗马喜剧作家普劳图斯的《金罐子》,写高利贷者阿巴贡爱财如命的吝啬可笑。阿巴贡放债,儿子举债;儿子爱上的穷姑娘,又正是阿巴贡的意中人。戏剧矛盾尖锐突出,它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戏剧性的情节和幽默讽刺的语言,真实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狂热和金钱的罪恶,以及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因其形象刻画的真实深刻,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8 09:01 , Processed in 1.676209 second(s), 4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