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汪注老子》问世感言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成长值: 2885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30 1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今中国,每年出书40多万种,一方面是垃圾泛滥成灾,一方面是好书淹没不闻。这是社会的现实,也是社会的无奈。

  《汪注老子》是一本考证和评析古籍用字与字义的书。这种著作很可能会被某些所谓学者视为雕虫小技,更不可能在林林总总、花里胡哨的畅销书中有何彰显。但是,我看重这本书。


  近年来,全国弥漫着一片充满泡沫的“文化热”、“国学热”。虽然人们不能不承认谈文化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干,讲国学应以中华文化原典为根基。但是,愿意认认真真坐冷板凳研读原典者愈来愈少,不少人开口要评析世界思潮,闭口要指点芸芸众生。他们把精力都用在如何运用,如何结合。如果要向他们请教原典中的用字与字义,只会遭来不屑的白眼。其实,在这白眼背后隐藏着的是功利,隐藏着的是他们对于原典的浅薄。不客气地说,很多成天在阐述理论、总结规律的夸夸其谈者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这些基本功上根本就没有入门。

  汪致正所从事的专业与古代文献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的著作与课题、项目、职称、奖金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是由于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才去读原典;他是因为读得太用心,才发现目前的版本与注释对于理解原典有疑点,才去发奋读书、八方请教、冥思苦想、另辟蹊径。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认认真真地把原典读懂,原原本本地领会原典的本义。为此,他真可谓用尽心思。就是在这样的真爱与真努力中,他这个原本与古代文献相距甚远的业余研究者先是有了别开生面的《易学津梁》一书问世,现在又有了更是别开生面的《汪注老子》一书问世。我有幸了解他这两本书的成书过程,看过他成书前的初稿与修改稿。用“锲而不舍”甚至“执迷不误”来形容他的干劲与韧劲,可谓名副其实。我只举一例,由于他使用电脑十分熟练,所以他的初稿上不同的字词有不同的字体、字号与颜色,初一看有如天书。我本人写过四十几本书,当过半辈子编辑,在他的书稿面前也只能是叹为观止。我知道,他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与分析原典的不同版本、不同语境的用字与字义,他不仅是一般的字斟句酌,更是有点物理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味道。所以,我曾经有过这样的喟叹:如此用心地品读原典,当今之世有几人哉!

  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中,我不太相信汪致正的新著《汪注老子》和先前的《易学津梁》对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两部原典中的用字与字义的新解能够得到学术界的公认(这一点我对他本人也明确说过),但是我相信学术界会为他这种极艰辛的付出、非功利的精神、别出心裁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研讨的成果表示欣慰与赞赏。前修未密,后出转精,希望学术界和广大读者能通过实实在在的研讨或比较,看到《汪注老子》的意义和价值,哪怕他的新见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向前跨出坚实的一步,也是成功。对于《老子》这样的原典,我们的前辈已经研读了两千多年,我们的后辈还会继续研读下去。积跬步以致千里,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处处可见的“大师班”、“总裁班”、“养生班”、“禅修班”的文化雾霾中,让我们静下心来读原典吧!

  在天天可闻的“基金”、“项目”、“课题”、“评级”的无休追逐中,让我们静下心来钻研原典吧!

  2016年5月16日,青城山下

  (袁庭栋,著名巴蜀文化学者、巴蜀书社创始人之一)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9 04:35 , Processed in 0.837277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