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8|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 张广天的珠玉之作《妹方》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成长值: 2875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本很难决定要读还是不要读的书。

  一旦决定去读,却一发不可收拾。很厚重的四十多万字,目录章节看上去都很陌生,随意翻开浏览也是极生疏的经验……那么,如果消遣,我决定先不选这样的东西。可是,如果要钻进去读,我究竟想得到什么?信息?学术?情感体验?美学震撼?我不知道。所以,我第一眼看见《妹方》,我不知所措。

  另有一个不知所措的,我在网上读到,某个学生问他老师,为什么读罢《妹方》居然不知所措了。这条突然惊到我了。我想,读后的迷茫,恰是一本好书的品质,它不会给你可以分类归属的机会,那么它一定与众不同。于是,我在某个下午秋爽的时分,打开了《妹方》。

  说实话,书并不是从故事开始的,而是一上来就盘出了许多疑问。只是这个叫张广天的作者太会写思考,他用哲学家不常有的文学笔调、故事家少见的机智跳跃以及伦理家绝无仅有的抒情韵律给你掰开了大叙事的场景。一直到第三卷完毕,整整三分之一过去的地方,他将一个壮阔的舞台搭成了——这前面的三分之一,既有开场的疑问,又有日本人的日志,还有野史笔记以及民谣传说,当然也决然不少作者主线情节的连贯。而这样一种洋洋洒洒又鞭辟入里的洞见式叙述,只是一个舞台,一个万年的充满魅惑力的戏场。这戏场接下来迎接的,是几位不在时间里的女性,她们出自一个叫妹的地方,以自己的时间纪元出离在王朝、民国和现当代公元纪年之外爱恨,追寻引领她们高于她们的某种力量。在书中,作者将它称之为天道。

  我想说的是,我彻底被这样一种无所不在的叙述力量打动了,用好看是难以描述我的阅读体验的。所以,我相信了书的广告语,即“为远古的中国和二十世纪的中国提供另一种理解的可能性”。这是我近几十年来读到的唯一不同的书。说人家是奇书,这实在像是一个贬义词。难道文学创作不应该是令人惊奇的吗?没有新鲜的令人惊奇的东西,还能叫创作吗?

  真的文学,肯定不满足讲故事,也不满足抒发情怀。真的文学,是用语言的魅力来探索语言的极限。语言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不同于其他介质的震撼呢?《妹方》这部书做到了。首先,作者一直追求的语文写作全面体现了,即口语和书面文字的贯通融合,在书写中文的思维指导下铺排汉语。以往我们只注意到生活语言的表面生动性,却很少关照书写文字的内在魔力。作者在这方面的用心和突破,实在让整个二十多天的阅读,沉浸在语文的节日爆炸和狂欢中。

  这本书以史书上的妹方,即今天浙江金华汤溪一带的地理,作为空间;以夏以前开始的非书史一直延伸到今天,作为时间。按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不是一部盛衰家国史,不是几代人的百年孤独,这是一个地上的故乡和僻远的亡人为天道和天国做的证明。由此可见,书的精神意义在于体现一种价值,一种思想。而这种思想正是疗救时代病痛的处方:我们究竟是在时事更迭中虚度,还是追问内心的永恒?

  那些从始至终闪耀玉柔之光的夏光妹、程兰玉、齐叔公和丰莲馨,几乎已经不是人物,而是隐喻和象征,更准确地讲,是文学中千古的意象,那么断人心肠,那么回肠荡气。他们其实都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爷爷奶奶、阿姨叔叔,只是作者将他们放大了(并不是典型化了),寓永恒之意于其中,让路亭边的寻常歇息的叹息,成为河流的绵延。这是多么长的叹息,才造就了史诗的不朽!

  《妹方》,不愧为中国文学的珠玉之作,是当代写作的翻身之举。我断言,文学将从这里开始,分为《妹方》前与《妹方》后。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19 05:42 , Processed in 0.78113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