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7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散文] 【原创非首发】清夜幽箫

[复制链接]
wxcwhj5862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1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夜幽箫
       江南游归,表弟送我一个影集,一函五本,封面题字洞箫。素淡典雅,古色古香。
       我喜欢箫,我迷恋唐诗宋词里呜咽泣诉的箫魂。“魂萦紫玉箫”,“ 梦中时听得,秦箫咽”。虽然那鸣响在唐诗宋词里的箫,不乏“箫鼓沸春风”的欢快热烈,也不乏“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的平和恬淡,但我那情怀里的箫魂,总是抛不下“箫外月,梦中云。秦客当楼泣凤箫”的寒夜哀婉;挥不去“紫玉谁人三弄寒,细吹断、江梅意”那“吹落残梅”的凄清孤寂;更放不开“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可怜满街明月,更无人为吹箫”那近乎绝望的忧伤无奈。这也许和我的那段经历有关。
       我第一次听箫,是在我走进唐诗宋词之前。
       下乡不久,场部领导考虑我年小体弱,就给我安排了一个轻巧活,在山里饮马。活不重,但生活条件艰苦。这倒无所谓,让人倍受煎熬的是诺大的草甸子上一人独歌的寂寞。
       晚上没灯。睡不着,就在帐篷外拢燃一堆青草,躺在一架勒勒车上数星星。
       一天晚上,风中忽然刮来一阵乐声,哀婉幽怨,如泣如诉,时续时断,欲语又咽。我断定这该是听说过的箫。那时我比现在强得多,真正的无神论者,自然不相信箫声引鬼的无稽之谈。但在那寂寂的夜晚,周围数里没有人烟的大草甸子上,忽然飘来这幽咽怨诉,怎不叫人头皮发炸?
       一连几晚,乐声不绝。我惑于这箫咽,直到送菜的小郭子来才释然。梁后的洼里来了打草队,里面有几个青年。
       听箫成了我晚上唯一的营生。现在的箫声听起来清润了许多。我天天和着那隐约的箫声演绎着我的梦幻。那箫声夜夜不同,似乎并无定曲,气随神思,音随心发,且思且走,随意挥洒。也许音来柔婉,一弯清溪羞红霞,两岸青草笑碧流,马群悠闲而来,晚风习习轻抚;也许乐淌清冷,清风吹皱苍月脸,独撒寒光向碧川。沙漠夜温骤降,晓露落花梦残。时而润如细雨,天情婉约着肤润,细丝漫浸透心田。时而苦若乡愁,烟波梦里乡关近,声声母语唤乳名。
       接连两天的阴雨连绵,傍晚渐小。炒米食尽,本欲支锅做饭,打上一篼子水一看,数不清的各种无名小虫豸在水中游走。这怎么做饭吃?只好忍饥躺在帐篷里,不小心碰到帐篷的帆布,于是便有水渗入,拿过脸盆接水,有了滴滴答答的节奏。正自懊恼,惆怅,孤寂,思乡,雨隙中钻来了停了两日的箫声。凄清的孤寂,无助的幽怨——没听过的情绪,一丝丝地透过雨幕,透过帐篷的帆布,浸了过来,把我包围,轻轻地拢住,然后越来越紧。浸凉了我的皮肤,我清楚地感到那箫音挂在我的睫毛、鬓间,漫过我的脸颊向下滑去。我满腹充满了悲凉。嘀嗒嘀嗒的漏雨声,催出了我的眼泪滚滚而下。我想大放悲声。可那箫韵在我的胸腹之上缓缓地游走,我那悲声便抑而不出,只有那泪水不止。箫声帮我度过了那难忘的夜晚。
       第二天,我决定去探访吹箫人。当我费尽辛苦赶到那里时已是人去一空。打草队早晨拆掉帐篷出山了。
       我一直没见到那个吹箫的人。那人不久就抽调回城了。但小锅子给我说了一些相关的信息。那人是个上海青年,从小长在苏州,是个秀气的姑娘。要不是下乡怕是下辈子也到不了内蒙草原。从此我的梦里便多了一幅江南秀女弄箫月下的美图。
         “一曲鸾箫别彩云”,“吹箫人在月明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江南月夜聆箫。玉人剪影月下,小桥流水波光,疏篁清风淡淡,长箫韵婉幽幽。这一直是我心目中的一个梦幻。
       这次游江南,有幸舟中赏琵琶,无缘月下聆幽箫。
       没关系。我坚信会有这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6 19:00 , Processed in 0.0795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