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 《大国智慧》:中国古代的廉政思想文化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863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楼主| 发表于 2018-2-19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大国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核心思想理念》,国家图书馆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是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文化部、中国社科院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汇集而成,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宗教、文学等诸多方面,作者均为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他们运用通俗的语言和敏锐的洞察力,以缜密的逻辑,驰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让传统文化映照社会现实。

针对种种腐败现象,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围绕如何治国理政、巩固政权有过许多思考,很多内容对今天来说,仍然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中国历史上廉政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下面七个方面。

1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老祖先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思想,民本思想的形成,比廉政制度的形成要早,它是我国历代廉政制度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我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早在商周时期就看到了重民的重要性,有过许多表述。如《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左传》:“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管子》:“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西汉初期的贾谊指出:“民无不为本也。”东汉时期的政论家王符说:“国以民为基。”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尤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著名的廉吏包拯说:“民者,国之本也。”清代的思想家唐甄说:“国无民,岂有四政!封建,民固之;府库,民充之;朝廷,民尊之;官职,民养之。”这些都说明我国历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非常重视民本。

我们要看到,历史上政治相对清明的时期,吏治相对清廉的时期,包括一些皇帝和官吏的一些廉政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思想的影子,就是民本。民本思想主要包含在儒家思想中,但是道家思想当中也有民本思想的内容,比如说“清静无为”“治大国如烹小鲜”等。这些不扰民思想,也包含着民本的内容。

2 尚贤思想

“官人,国之急也”“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尚贤用能,是中国历史上廉政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尚贤思想兴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在儒家、法家、墨家思想中都有。尚贤的内涵有三个方面:一是反对任人唯亲,提倡重视才能。墨子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商鞅主张“虽贵无所芬华”“有能则举之”;孟子主张“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二是宣扬求贤若渴。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晋国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燕昭王“千金买骨”,刘备“三顾茅庐”,曹操“唯才是举”,都是千古佳话。三是辨别贤才的方法。孔子说过,“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孟子也说过类似的话:“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3 德先才后

德与廉紧密相连,历代思想家非常重视德在选拔人才当中的作用。管子提出,君主考察人的第一点,就是要考察他的德,看他的德是否能够“当其位”;孔子讲,“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陆贾说,“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康熙皇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

但怎么衡量德?自古以来这都是一个大问题。考核“能”好办,“德”怎么考核?没法用指标来衡量。但是,老祖宗有很多关于德的思考,赋予了德很多具体的内涵,如节俭、爱民、正身、谦让都是德的重要内容。

节俭、温良恭俭让、爱民、孝悌忠信,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德。德不再是抽象的。但更重要的是,历史上将具有丰富内涵的德与选官制度相结合。

中国历史上至少从汉代以后,在选官制度当中,都把德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家知道汉代有“举孝廉”,“孝”和“廉”就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我国历史上,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历朝历代基本都是这样,即在选拔人的时候,把德放在第一位。如宋代吏部选官有四条具体标准,如果都满足四条标准,先考虑的是“德行”;明代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德才并重,以德为先,是一条基本的用人经验。

4 公私分明

公私不分,化公为私,是腐败者常用的方法。公私分明,把国家利益和个人的私利相区别,将义与利相区别,是我国历史上廉政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传统思想中,并不是不讲利,而是认为应当取之有道。《左传》说“信载义而行之为利”,是说利要建立在信和义的基础上。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通过不义方式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飘过的云一样。宋代的程颐说:“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关于公私观,中国古代思想家还提出了要“任公而不任私”“不以私爱害公义”的思想。公与私、国家与个人利益要分清楚,包括君主都是这样。尽管传统社会是“家天下”,但是从汉代开始,皇帝的财政和国家的财政是分开的。思想家认为,皇帝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而“私赏”,也不能因为恨一个人而“私罚”,一切都应该从公的角度出发。作为官吏,应该“居官无私”“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秦汉以后,思想家又赋予了“廉”新的内容,在“廉”字前面加了一个“公”字,称为“公廉”,这是对廉政思想的新发展。《史记·酷吏列传》记载了一个叫郅都的酷吏,“性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这就是公廉,既公又廉。

5 正身律己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我国历史上的廉政思想中,特别强调统治者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典范。孔子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正,你自己身正了,谁敢不正?自身不正,政令再多,也不会有人听。政风与官风、世风非常密切,特别是高级领导的行为,对社会影响很大。《资治通鉴》说:“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汉代思想家董仲舒说,“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谓王者施政,以自身论,当正心为先,渐次以正万民,如此方可政通人和”,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6 家国同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历史上思想家主张通过家庭伦理教育来培养官吏的廉政行为。《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吕氏春秋》说:“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孝经》说:“孝,德之本也。”节俭和孝是家庭伦理、个人伦理,忠和廉是政治伦理,我国古代政治文化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促进和保障官吏的廉政行为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考察历史上一些清官廉吏形成机制的时候,可以看到从小的家庭教育对他有很大的影响。

历代还有很多家训、书信,教育子女如何做人做事。比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告诫子女要修身、养德、淡泊、明志、勤学。这封信很短,只有86个字,但是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仍然有不朽的价值。《颜氏家训》里面有告诉子女做人做事的道理,司马光给他儿子司马康的书信里告诫子女要懂得节俭,都是将家庭教育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的典型例子。

7 循名责实

廉政不仅仅限于思想道德层面,还需要廉政制度的保障。我国历史上的思想家主张通过“循名责实”的方式,严格考核,反对徒慕虚名。

“循名责实”的思想是战国时期提出来的。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记载,有一天齐桓公对管子说,我最近头很痛,因为最近找我要官的人很多,我哪有那么多官啊?管子说,您只要确立按照能力大小、功劳大小授予官禄的原则,就没人敢来找您要官了。这就是韩非“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管理,类似于今天的岗位管理。给你这个职位,就按这个职位的要求来考核你。

我国历史上“明主治吏不治民”,是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循名责实”就是治吏的一个重要方法。我国历代严密的考核制度,就是来源于“循名责实”这样一种思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3-29 13:38 , Processed in 1.22388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