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国家宝藏》:感受国宝背后的中国温度

[复制链接] [已阅至2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39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5-25 0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宝藏》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出品于蕾、吕逸涛主编中信出版社

此生无悔入华夏,国家宝藏是荣耀,是隽永,是传承。8亿人次收看、海量话题讨论的央视重磅综艺《国家宝藏》,让珍藏于历史长河的文物走到聚光灯下。从这些珍贵的文物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历史从哪里走来,我们的家国何以铸建,我们的精神拿什么培育,我们的未来需要何种眼界与胸怀。”近日,《国家宝藏》独家授权的同名书籍出版,用汉字书写的方式来表达国宝的前世今生以及国人对国宝的关注和热爱。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除署名外)

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这本书沉淀着中华文明。《国家宝藏》可以令读者在《千里江山图》的壮美中一窥先人背影,在“曾侯乙编钟”的华夏正音里聆听千年妙吟,在“越王勾践剑”前感受中国剑魂……九大博物馆馆长甄选27件镇馆之宝,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带领大家探寻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

这本书集成着国人智慧。文物铭记过去的历史,也成就今天的故事。数十位国宝守护人无论职业背景、性情性格、学术成就,他们与27件国宝命运交织,诉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每一位国宝的创造者、挖掘者、守护者都成就了中华民族的基因宝库。

这本书普及着文物知识。书中全部内容经故宫博物院等九大博物馆专家审校修订。书中收录大量节目未播出内容,结合史料文献和专家研究成果,梳理文物知识,揭开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让更多人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

通过书籍完整地捕捉和探索历史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自称是故宫的“看门人”,幽默而真诚的风格深受网友喜欢,被称为“一枚隐藏的高级段子手”。他和故宫工作人员一直尝试让文物活起来。《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之后,他看到了年轻人对文物的热情;在故宫数字博物馆内,他看到学生们在“数字多宝阁”前流露的兴奋表情;《国家宝藏》让九家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都拿出了镇馆之宝,也让更多的年轻人越来越了解和喜爱文物。如今,同名书籍的出版让他愈发欣慰,他希望通过图书这一载体,让大家能够再度静静地品味和欣赏这些文物,也能够完整地捕捉历史,从而完善自己对文物、文化的认知。

《国家宝藏》总策划朱彤则说:“和更多人一起探索历史,是《国家宝藏》这本书推出的理由,文字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能够提供更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和思辨,于电视节目而言,各不相同,但各有精彩。”

他们眼中的“国家宝藏”

单霁翔(故宫博物院院长)

文化远在器物之上

《国家宝藏》展示的是藏品,但更重要的是一件藏品里所包含的我们的文化和精神。

《国家宝藏》所演绎的,是当我们看到一件文物的时候,大脑应该如何思考、如何产生脑电波。即便在我们还不具备这种历史知识积累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这种好奇心去贴近他们,这才是一件文物应得的尊严。

我相信在此之后,我们会换一种方式看文物——文化远在器物之上。

虽然我一直为故宫博物院在节假日暴增的游客发愁,但我知道博物馆和人们的距离还比较远,参观博物馆并没能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这和博物馆原有的“冰冷”姿态有关。

我曾经说过,如果不能让更多观众看到更好的藏品的话,那么即便存有世界上最多中国文物的故宫博物院,也并不值得我们骄傲。

《国家宝藏》的出版是一场文化盛事。27件文物背后是绵延传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信仰。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大家打开书籍,了解文物背后的中国温度,能让更多父母和孩子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也希望有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亲身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温度。

文物是有尊严的,如何让他们在外貌、收藏、展览这些物理空间上获得尊严,是我们“看门人”和“守护人”的分内事;但如何让他们在历史、文化、精神上获得尊严,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张国立(演员、《国家宝藏》001号讲解员)

从此,我敢和王刚聊文物了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国家宝藏》这档节目的奋斗者之一,我们都希望这档节目能让观众看到老祖宗的智慧,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和喜欢。

众所周知,我的荧幕老搭档王刚和张铁林都是出了名的文物爱好者,而且颇有研究,但在主持完《国家宝藏》之后,我也敢和他们攀谈文物了。

现在,看到《国家宝藏》这本图书的推出,我意识到了制片人、总导演于蕾更大的决心,她不仅仅满足于电视节目的表达,还要用我们传统的汉字来书写中华文明,这是我们最传统的表达方式,我坚信这本书能再造热潮。

于蕾(《国家宝藏》节目制片人、总导演、《国家宝藏》书籍主编):

以更温润持久的方式,丰富更多人的日常阅读

感谢齐东方老师等一众学者,文博界最初的点点质疑,随着一个个泰斗级人物的参与,而慢慢地变成了理解、认同和赞誉。开放包容的心态,实现了两个少有交集的领域的碰撞、拥抱,最终完美地实现了我们共同的目标——零门槛的文化普及,用最适合大众传播的方式把最有价值的故事和观点讲给更多的人听。

在这本书里,我们把创作的成果立字成书,让这些伟大的文明、灿烂的智慧,不仅可以在节目中点燃众人沸腾的热血,还能以一种更为温润持久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丰富更多人的日常阅读。


插件设计:zasq.net
沙发
发表于 2018-5-26 10:28 | 只看该作者
前天去看博物馆,看到那些国宝,就那么几个字的介绍。不知该说过什么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评分

参与人数 1灵石 +3 收起 理由
抢楼评分专号 + 3 很幸运,你获得了抢楼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13 16:28 , Processed in 1.907188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