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摄影美图] 伟人故里 阅尽世事沧桑 两春秋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翌日,乘着大巴,在花鼓戏曲调《浏阳河》的旋律伴奏下,向“访湘人士必选的旅游目的地”韶山冲驶近。——那个坐落在山坳中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在“红海洋”的年代里曾经光芒万丈,镌刻脑海。成长在红彤彤岁月中的我至今都能信手画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冲的画面来,依稀记得小学美术课画得最多是韶山冲的山墙土院,最后用红蜡笔在小院上空放射出万丈光芒来。1977年恢复高考,一则民间幽默盛传,地理试题:太阳属于什么星?有考生答曰:太阳就是毛主席,太阳就是大救星。韶山冲铭刻进一代人的脑海里,也就成了访湘人士寻找一个时代记忆的“必选目的地”。

韶山冲——伟人毛泽东诞生地

乘着大巴,向熟悉的画面——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韶山冲驶近

大巴行驶在古来称作米粮仓的湖湘大地上,田陌纵横,秧苗翠绿,丘陵山庄,炊烟袅袅,花果满坡。车行半个时辰,司机前方的大玻璃正中悬挂着的毛泽东画像平安符,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导游小姐一路上讲述着有关毛泽东出生时出现巨龙腾飞等等的神奇故事,毛泽东——一个彻底的唯物论者,他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论著,用唯物辩证论的哲学思想,紧密地结合了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而今,在他打下的红色江山中满眼都是神龛上的毛泽东,在市场经济下黎民百姓视他为带来财运、保佑平安的高照福星,真乃活学活用的极致,感叹着时代改变着人们的信念和认识。

毛泽东《七律.到韶山》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

如今的韶山冲已是名闻遐迩的旅游圣地,游人如织,颇具规模的停车场内旅游大巴排起了长龙,工作人员多方导引才得以停靠。韶山冲不愧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景区里艳阳普照在翠竹苍松、田园荷塘间,山川灵秀而又生动,鳞次栉比的毛氏饭馆、店铺生意兴隆,同时也让人垂涎欲滴,我们首先被带进一家小有规模的毛氏饭馆,迎接我们的老板娘婆婆就是半壁墙面画像上毛泽东身旁的青年妇女干部,1959年毛泽东作《七律.到韶山》,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时间跨越新世纪,韶山冲的父老乡亲已成了发家致富的能手,托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一盘盘与毛主席有关联的红烧肉、红辣椒等菜肴端上了桌,只是大家都争抢着瘦肉大快朵颐,而毛泽东喜食的肥美出油的肥肉块无人问津。看窗外,整个景区纪念景点众多,景区设计恢弘气派,草坪花木装点有致,只是寻觅不到“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的山村美景了。

韶山冲,童年美术课画过无数次的农家小院,静静坐落在池塘边

毛氏家族的众乡亲们忙活着旅游接待,买卖兴隆,直奔小康。饭毕,顺着池塘边修旧如旧的土路,我们与摩肩接踵的游人前往毛泽东故居参观。 拜谒心中圣地的游人排起了长龙,远在龙尾的我,隔着池塘对岸翘脚远望,童年美术课上画过无数次的那座带有山墙的农家小院,依然静静地坐落在一抹青山脚下,“ 物是”但已“人非”。而今的农家小院,游人如注,喧嚣异常。随着游览的队伍一 一观看了与普通农家别无二致的屋舍小院,但这里却孕育了一颗不寻常的灵魂——农家子弟毛润之,“为有牺牲多壮志”的一代伟人“敢叫中国的日月换了新天”。从这里走出的毛泽东,为实现自己的坚定信念而开创了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历经风云变幻,数度力挽狂澜,跨越时代洪流,带领着中国人民站到了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诞生了!而今,经过百年历史风云洗礼的伟人故里,红色圣地土墙外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激荡中发生天翻地覆的社会巨变,国家富强,人民安康。

与普通农家别无二致的小院孕育了一颗伟大的灵魂——毛润之

依次参观了毛主席纪念馆,售卖纪念品商店鳞次栉比,游客盈门,大家纷纷掏钱,争相“请”回毛泽东塑像,平安画幅,像章…… 角落里一幅雕刻毛体诗词《七律.到韶山》的竹简吸引了我的目光,我欣喜地将极为欣赏的毛体狂草打包装箱,肩扛怀抱着奔向大巴,途经毛泽东纪念广场,大家站在早年随处可见的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高大塑像前合影留念,重温一下上个世纪“红海洋”的浪花飞遏,风雷激荡。车上众游客感叹着我不虚此行的圣地游,虔诚地“请”回了一尊主席大像,我不置可否,颌首作答。

花明楼——国家主席刘少奇故里

旅游大巴向西北宁乡的下一个旅游地进发,距韶山冲不足百里的花明楼,同样诞生了一位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刘少奇。汽车在湖湘秀美的田园山庄辗转缓行,一路上山川相连,村落毗邻,车行至浅山环绕苍松翠柏掩映的宁静村庄,眼前豁然开朗,

背倚青山的碳子冲,农家四合院门楣上邓小平题刘少奇同志故居

略感生疏的刘少奇铜像矗立在宽阔庄重的纪念广场正中,停留在新中国另一位缔造者的塑像前默然肃立。

花明楼,诞生一位历史重要人物—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心中百感交集,思绪不由自主地向上个世纪漫溯回移,我所认识的刘少奇主席正逢 上世纪“东风吹、战鼓擂”“红海洋”汹涌澎拜之时,懵懂世事的我,脑海之中关于刘少奇主席的印象回放的均是不堪回首的沉重记忆,直到“十年动乱”结束,长大成人的我,读过一篇报告文学《少奇之死》时,心灵的震颤久久不能平复。通过一个泱泱大国的国家主席之死,深思着“十年浩劫”国家动荡,生灵涂炭,人类的尊严被肆意践踏,国家和人民承受了巨大的灾难,看眼前“芙蓉国里尽朝晖”愈加珍惜这祥和太平的朗朗世界。跟随着络绎不绝瞻仰伟人故里的队伍前行,绕过一片清波荡漾的水塘,背倚青山的碳子冲里,青砖瓦舍的农家四合院肃穆宁静,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的匾额,醒目地挂在土屋门楣上,向世人昭告着新的历史篇章的开启。

解说员介绍着村民冒死保留下来的一件件少奇同志文物,步履渐渐地滞重蹉跎,细细地端详着土屋里来之不易的物件,似乎看到了那风雨如晦的黯淡岁月里,一个忧国忧民,心怀壮志的少年秉灯苦读的身影,打土豪,闹革命,青年刘少奇投身到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的历史洪流之中,成功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曾被视为大毒草的怒潮电影插曲,“送君送到大路旁……”似乎看到了领导工人运动的刘少奇同志穿越腥风血雨的身影,直到登上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伟大时刻,建国时期刘少奇主席与四万万中华儿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直到十年浩劫少奇与中国人民共同承受了生命之重,我一 一了解着革命家的漫漫征程

结束了刘少奇纪念馆的参观浏览,站在风清物明的少奇故里中央广场上,周遭是刘氏后人捐资修建的花明楼旅游景区,花草园林,宽敞整洁,建筑设计庄重堂皇,错落有致,为世事沧桑、风云变幻而唏嘘嗟叹,千秋功罪后人评说。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位伟人故里的参观,一路上思绪沉浸在历史的云烟中,久久难以自拔,伟人故里一日游,阅尽人间两春秋。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20 15:14 , Processed in 1.621340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