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一首《赠荷花》,送给从不与百花争春、只在夏日绽放的荷花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成长值: 2921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8-4 15: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荷花,从不与百花争春,只选择最难耐的夏日。碧叶送丝丝清凉,红蕊散阵阵幽香。古往今来,诗人以“荷花”为主题创作了无数名篇。最早写荷花的,是《诗经·国风·山有扶苏》中的那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相得益彰,冲淡了夏日的燥热。
后有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昌龄《采莲曲二首》之“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但私以为,最懂荷花的,是玉溪生李商隐,写荷花的诗中最妙的,也正是李商隐的这首《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所谓“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他是是晚唐著名诗人,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杜牧与他齐名,合称“小李杜”,因与温庭筠诗风相近,合称“温李”。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呢,很大一部分在于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很多诗作,其实都是在写他和夫人王氏的伉俪情深。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真爱啊!
不过民间传说他在与王氏结婚前,曾有一小名“荷花”的恋人,两人十分恩爱。但在他进京赶考前一月,荷花突然身染重病,李商隐陪伴荷花度过最后的时光。以后的诗中他常以“荷花”为题,算作是一种纪念吧。但这首《赠荷花》确确是为王氏创作的,经考证,这首诗是李商隐与王氏新婚时的大胆表白,借荷花论自己与王氏是天作之合,要长相厮守,永不分离。而且在求娶王氏之前,便有一首《荷花》与之呼应,写其婚前的大胆追求: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种种迹象表明,荷花在李商隐眼中是完美爱情的化身。那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首句“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并未提荷花,其实是写了世间之花的共同遭遇,世人普遍重花轻叶。而且有些花叶之间的关系非常尴尬。
其实很多花都有这样的生长规律,先叶后花。又或者是像杏花那样,先花后叶。根本无法做到花叶同时存在,更别提相互映衬了。桃花呢,虽可花叶同枝,却终究抵不上世人的一句“桃红柳绿”。自己的花叶不是良配,只能靠柳绿衬桃红。但荷花不是如此。它的花叶,自有一种和谐共处、相互印衬的美。这种红花绿叶交相辉映的美,怕是只在荷花身上见过。
于是,他说“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这里的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在古诗词中荷花有多种叫法,前面提到过“荷华”,除此之外,还有这些别称,常见的有 “芙蕖”、 “芙蓉” 。李清照之“误入藕花深处”,周敦颐之“爱莲说”其实写的也都是荷花。
且绿荷、红菡萏各有其自然自在的姿态。卷舒是指荷叶的卷舒,开合是指菡萏的开合。红苞绿叶本就交相辉映,再加上花叶姿态之相互映衬,可称天真了。我们常说天真无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且随河风摇摆,妩媚天成,不妖反带一丝娇憨,配的上天真二字了。这说的是诗人与夫人的般配,那么李商隐对于他和王氏的结合的评价就到了很高的程度,就差没直接说“我们是天生一对”了。捧得很高,那么必生忧患。
那么下句就说了,愿“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是愁杀人”的啊。他期望女方同自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若是翠减红衰真真是要愁死了。翠减红衰是以颜色指代事物,是说花叶凋零。和李清照之“绿肥红瘦”有相似之妙。诗人忧虑的是荷叶减翠,红花衰落,更是忧虑时不我与,双方年老色衰。乃至担心两人的感情“变色”,出现意外的变故,什么事故呢,就好比这叶子的颜色罢。诗人用委婉的方式,向夫人表明心志,希望两人都珍视爱情,永不变心。
这其中隐含的深意和暗喻是十分巧妙的,具有含蓄、朦胧之美,是李商隐诗作独有的美感。但也因晦涩而不被人知晓,这也是李商隐诗作的致命弊端吧。这就要通过“知人论世”这种方式来把握作者的特色,来理解诗文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蕴。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4 16:30 , Processed in 1.31034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