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稻谷深沉:知名诗人鲁克诗集,莫言、李敬泽、联袂推荐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429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25 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书名:稻谷深沉

著者:鲁克 著

书号:9787122312846

责任编辑:温建斌 龚风光

出版时间:2018.3

定价:49.80元

开本:32

装帧:精装

图书品牌:麦客文化

◎编辑推荐

知名诗人鲁克诗集

莫言、李敬泽、谢勉、吴思敬、梁小斌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鲁克,本名鲁文咏,祖籍山东临沂,1969年10月生于江苏东海。曾服兵役,退役后做了十年银行职员,后为理想和自由选择辞职,南下、北漂十余年,做过记者、编辑,现为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深港分会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妙奇国际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总裁,从事长篇小说、社会纪实、影视剧本、政论研究写作和影视导演工作。诗歌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等期刊,入选多种选本,曾参加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多次获全国奖。主张暖性写作,誓为苍生立言;认为一切缺失疼痛与泪水元素的文学艺术产品都是赝品。

◎内容简介

本书为鲁克诗集,包含四辑:"稻谷深沉""这世界,值得你赞颂""寂静如此苍茫""野百合"共90篇诗作,分别系对亲情故土、百姓苍生的眷念与体恤;对祖国山河、草木人间的热情讴歌;对深沉大地、寂静内心的诗意捕捉与描画;对爱情的彻骨向往和颤栗表达。

◎名家推荐

诗就该大大方方的:大格局、大情怀,充满人间大痛与大爱,我觉得这才是中国诗歌、中国文学应有的大气象、大气度--鲁克的诗里就有这些。

--莫言

文学作品要关照当下,反映时代,写作者笔下就要有"人",有人生和人间。鲁克的写作紧贴地面,他的诗里有热血有泪水,有慈悲。

地理和心灵上的故乡双重丢失,成了变革时代都市游子们的普遍隐痛,鲁克试图通过诗歌,给自己也给世人找到灵魂的故乡;他也一直在为中国新诗寻找故乡--传统深处,芳草鲜美;诗的胸膛,有爱安居。

--李敬泽

鲁克有着很强的"选题"意识,这显然与他为了生计而长期坚持的纪实写作有关。鲁克的纪实写作有个"三不写"原则:"不引人向上的不写;没有善意和暖意的不写;不能首先感动或震动自己的不写。"很显然,鲁克把这个原则也带到了诗歌创作中,因而从源头上避免了脱离生活、脱离心灵的空对空的肤浅表达与虚妄呈现。

鲁克的诗有疼痛感,不虚不飘,稻谷一样深沉饱满,朴素温暖,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

--谢冕

鲁克的诗意象新奇,鲜活灵动,极富画面感,总能在三两行里迅速抓住人,让你心头一震,这个非常不容易。这估计与他同时坚持传统诗词研究和创作有关。

鲁克的诗有着鲜明的本土印记,他一直在努力触摸"汉语所能达到的最美、最远的边界",数十年如一日,情炽如火而心静如水,难能可贵。

--吴思敬

◎目录

辑一稻谷深沉

稻谷深沉-002

母亲的打谷场-006

车过滹沱河-010

深秋穿过荭草滩-012

安全帽里的遗言-014

抱杨树叶的父亲-018

给父亲洗澡-021

小满,雨夜,写给父亲-023

我怎么哭了-025

半只苹果-029

错觉-031

烛光里-033

元宵节,我答应送女儿一盏灯笼-035

锄禾的父亲-036

大白菜:一块钱八斤-040

擦皮鞋的乡下女童-043

幸存者-045

写给都江堰-048

瞎子-049

地下500米-050

那个在地狱里敲钢管的人-053

都市炭客-056

进城的荠菜-057

1600℃的白骨-060

哀悼日,一个拾荒者的默哀-063

废墟-064

大榕树-068

里下河的春天-069

回家-072

永富叔的果园-073

迈特村的星空下-074

迈特海的早晨-076

月光下的迈特村-078

永安溪-080

忆江南-084

我有一火车情话,想要说给你听-085

把清晨的第一声鸟鸣翻译成汉语-088

水乡-089

氾光湖-092

辑二这世界,值得你赞颂

你一定独自走过这样的街道-116

陌生人的背影-118

找-119

那部IC电话在空响-120

寂静如此苍茫-124

没有一棵树是丑陋的-126

月光-128

潮白河的星空-129

石缝里的酸枣树-130

重低音-132

石头-133

辑三寂静如此苍茫

流水-093

飘在天上的时间的船-096

野水-097

小村初夏-099

夏-100

午后-101

雨季-104

低处-105

大地苍茫-106

雪落江南-108

这世界,值得你赞颂-112

写给潮白河-136

呼吸-138

大地安宁-140

那些还没被我赞美过的植物-144

第42个秋天-145

树叶飘下来-147

葵花上的螳螂-149

我爱得多么心虚-152

野百合-156

老口琴-159

那个人和你叫着一样的名字-161

珍藏-163

我终于放下你了-164

雪不会告诉你她要化了-167

见到芦苇,你总是眼前一亮-168

秋菊-169

无名河-171

我都不知道,我曾经那样地爱你-173

野菊花-175

梅花枝头的雪-176

细雨江南-177

那片坡地开满二月兰-179

辑四野百合

多年以后-180

一个人的南山-182

那么多人在看日全食-184

突然发觉,你不在我身边好多年了-186

那些老旧的事物和时光-188

时光飞逝-192

其实花朵也是星星-196

聆听寂静-200

诗的胸膛是故乡-204

辑五诗学随笔

后记血色与泪光--说说我和我的诗歌-212

试读

前言

诗是我的药

诗是人类语言所能达到的最美、最远的边界。

是的,我一直在试图触摸它。

变革时代,经济大潮冲击世界,也冲击人心。一个真正的诗人,活在这样的时代,是尴尬的,孤独的,甚至是痛苦的。相对于麻木,痛苦是高贵的。一个真正的诗人必有着独立的人格,他不群,不怨,不自命清高,也不妄自菲薄;他有着海一样的胸襟和婴儿般的眼神;他站在那里,站在滚滚红尘之中,本身已是风景。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诗歌就不会消亡,但诗歌不会也不必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点甚至沸点;诗歌从来都是少数人的精神反映和寄托,她的高贵正在于她的孤独。

一个普通人的一生将被世俗彻底笼罩并覆盖,但一个诗人却不同:在某些时刻,他会独立出来--成为他自己,成为诗歌的一部分--无须挣扎,只是跳脱;他还渴望将手中的火把举得高些,再高些,除了自己以外,也尽可能地照亮世界、照亮更多人的道路和生活。

从第一首诗《祭》在《诗神》(河北《诗选刊》前身)发表开始,屈指算来,我的诗歌创作时间已有30年了--如果算上对格律诗词的研究和创作,那么这个时间还要更长一些。没错,如果你问我,对我新诗创作影响最大的人是谁,我会告诉你是李白,更是杜甫,还有李清照、辛弃疾和苏东坡。是的,中国传统诗词给我新诗创作带来的影响,甚至出乎我自己的意料。

自从有了手机以后,我的大部分诗歌都是在手机上写的:乘公交写,挤地铁写,蹲马桶写,正在用餐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也会立马放下筷子拿起手机,写下来--特别是清晨醒来那第一个瞬间,肯定是属于诗歌的。

我经历坎坷,所幸有诗歌一直陪伴,曾几何时,我的生活乃至生命都被诗歌充斥并充盈着。新世纪的近20年来,我坚持或者说习惯了在博客上写诗--后来又有了微博和微信--我的诗歌总是第一时间就到了读者那里,在被他们誉为"神圣的早餐"的同时,我也常常第一时间收获那些来自读者、来自火热民间的最真实的反馈--我把这些视为生活和诗歌的最珍贵的馈赠,也常常在诗歌里默默打量并用心抚摸"人民"这个词……

有朋友见我几乎每天写诗,有时一天写好几首,就问我:你老是写诗做什么呢?这真是个问题。

我为什么写诗?

坦率地说,我早年写诗,是出于虚荣,后来则是惯性驱使,一阵子不上《星星》,不上《诗刊》,就很焦虑:我该不会被读者、被诗坛遗忘了吧?

离开《人民文学》杂志社以后,有五六年时间,我完全远离了诗坛:不投稿,不参赛,不参加任何诗歌活动--但我一直在写,不是为写而写,而是用诗歌真实记录我的生活、我的苦难和我的幸福,感知并记录这真实的人间。

2008年汶川地震,我在地震中复出,连续在《人民文学》和《诗刊》发表诗歌,并于当年参加了诗刊社第24届青春诗会,且正式在文学界启用笔名鲁克--许多人以为我是个黑马,新人,都在打听鲁克是谁;次年,《诗刊》"每月诗星"专栏推出我的组诗《苍茫》,同时刊发了著名诗人梁小斌的评论《鲁克的疼痛之根》。那次几个作家小聚,诗人谷禾一见面就跟我说,他的一个朋友从山东给他打电话,说看了这期《诗刊》,看了鲁克的《苍茫》,看哭了……

我记得我端杯时还是笑的,但杯尽时已泪流满面,就因为在这苍茫的、冷漠的世界,被一个陌生

人懂……

从那时到现在,又有近十年,我再次远离诗坛,但不曾一天离开诗歌--我一直对自己有句忠告:离诗歌近点、再近点,离诗坛远些、再远些--我一直是一边打拼一边记录,诗歌完全介入、参与并见证了我的人生。在苦难而又不乏幸福的岁月里,诗歌成了我的血、我的泪、我的呼吸。

是的,我的诗歌也见证了这伟大的变革时代,并跟她一起承受,一起成长。

你究竟为什么写诗?亲爱的读者,亲爱的朋友,我现在可以回答您了:

诗是我的药--现在,我希望它也是你的,也是世界的。

《稻谷深沉》这部诗集,就是我献给世界、献给读者的一味药,希望它能给这世界带来一丝温暖,一缕光;希望它能在您的心田种下美,种下爱,种下坚强。

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

感谢陌生读者蔡雅杰的长期关注和用心遴选!

感谢扬州市宝应油画联盟著名油画家陆凤翔、孔繁明、徐杏海、陈正国等四位先生为本书提供插图!

感谢每一位读者--你们是诗歌存在的力量和理由……

鲁克

2017.10.28.凌晨,深圳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5 23:35 , Processed in 1.258632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