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娱乐综合] 《深海寻人》:徐克失败,影片及格!(惊悚不带劲,爱情不感人)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2-4 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在内地大银幕上观看港片,然后写出影评或者观后感,越来越成为一种既不靠谱、又没必要的一件事。因为在内地影院上映的港片,大部分都是警匪片、恐怖片这些港片主流类型,其中的黑社会暴力以及怪力乱神等元素,在国内都颇为犯禁,也就很少能逃过电影审查部门剪刀手的荼毒。所以有时候看到某些港片支离破碎、莫名其妙、力度不够、不合逻辑,就把一腔不满之情发泄到影片或者导演身上,后来看了香港原版的碟片或视频之后,发现跟之前看过的仿佛两部影片,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全是剪刀手惹的祸。目前的形势就是这样,内地银幕上的众多港片轻则遭遇零星删减,重则肆意改变导演原意,所以影迷要弹要赞就得看完港版之后再说。所以,虽然明知写这样的影评不靠谱、没必要,还是勉为其难地完成吧。

特别在此提醒一下各位影友,既然剪刀手对港片做减法,影评受此影响免不了呈现负面趋势,所以各位影友在看影评的时候心里一定要做加法,对影片的好感度增加半分。对电影的不满也要一半归导演,一半归剪刀手。笔者以下对《深海寻人》的评价,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心态。

徐克跟彭氏兄弟一样用“鬼后”李心洁担纲,但风格都学彭氏兄弟就太差劲了

据说是因为《七剑》票房失利,徐克多年来没了动静,大制作不来找,只好屈就小成本。《女人不坏》的宣传造势搞得红红火火,想看要等到10月份。《深海寻人》先走一步,但是从前期拍摄到后期宣传都动静不大,这种反差不难理解,同明星众多的时尚喜剧《女人不坏》相比,怪力乱神的惊悚片《深海寻人》在广电总局“避免渲染恐怖、暴力、猎奇、刺激、惊悚、怪异”的相关政策高压下,宣传上自然不敢造次。不过,这样一来,对影片的了解越少,对影片的好奇心和期待值越高,对影片的判断也会少受既定印象的影响。不过,《深海寻人》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并不美好:徐克比较失败,影片基本及格。

有不少影友对本片的评价不高,我想这部分人应该是阅片无数的影迷,《深海寻人》对他们已有的观影经验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故事存在不少硬伤且缺乏高潮,导演想要煽情却缺乏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但是,笔者倒是觉得对普通观众来说,《深海寻人》称得上是基本合格的,节奏虽然不快但也绝不拖沓缓慢,惊悚和悬疑维持了观众探知真相的欲望,深海美景也提供了新奇的视觉享受,同时也使得影片脱离了一般惊悚片狭窄局促的氛围,显得颇为大气,爱情部分也拍得十分抒情,特别适合女性观众或者情侣观看。如果影片在导演一栏上写着彭氏兄弟或者罗志良或是邱礼涛的名字,我想我还会让自己忽略掉影片的不足之处,小小地赞一下。但这恰恰是我辈影迷十分敬仰、好感度极高的徐克的作品,就不能不让人皱眉了,影片的整体素质同影迷对徐克水准的期待形成了相当大的落差,无疑是一部失败之作,在他所有作品中是要倒数的。这就好比让你单看《玩命快递》系列你可能还会觉得比较刺激过瘾,但是如果告诉你这是斯皮尔伯格导的,你就会马上骂街了。原因无他,谁让您相对于其他导演来说,前面多一个“大”字呢?

影片的惊悚效果不到位,不能全怪徐克,至少这张剧照的场景我在影片中就没看到,看来电影局“剪刀手”在片中的“作用”不小

许多影迷看完《深海寻人》都会做出一个简单的评价:惊悚片+爱情片,或者一部以惊悚作外衣的爱情片。毫无疑问,惊悚和爱情是影片的两大元素,徐克在这两方面做得都比较差。先说惊悚,整个惊悚悬疑的设计看到最后,竟然是类似于《妄想》的那种“头脑中的风暴”,无头尸、人格分裂、催眠、“白发魔女”——李心洁追寻未婚夫死因的过程都不是真的发生,只是女主人公的妄想罢了。先不说徐克吃彭氏兄弟的剩饭多么自降身价,单论这“饭”本身就是一碗糟糠饭。不知道这种“妄想”的惊悚悬疑模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其实这根本就是个可以无限胡编乱造的模式,不需要合理、缜密的逻辑,剧情想怎么编都行,所以鬼上身的对象就算不设成梁洛施,设成张震、张震岳甚至梁家辉都是没问题的,就算不用“白发魔女”这种怪力乱神,换成无腿女、无头鬼、大眼怪也无不可,反正是妄想嘛,胡思乱想不需要合理性。作为大导演,徐克不在惊悚悬疑效果的环环相扣、自圆其说上下功夫,而是整出这么一个忽悠人的结构糊弄观众,绝对是偷懒和创造力匮乏的表现。

具体到一些惊悚悬疑的细节上,徐克也是有得有失。“热带鱼撞鱼缸”——无论从视觉和音效上都颇为出彩,惊悚效果颇佳;“编号玻璃杯”——连贯前后剧情,是给观众的暗示,设计得不错;“海底惊现人头”——比较吓人,“汽车撞屋”——突然性较强,合理性欠缺,还算过得去。其他的就乏善可陈了,“照片上惊现鬼影”——老套,“催眠后显示分裂人格”——老套,“白发魔女上身”——缺乏合理性且老套,最差的是鬼上身的梁洛施每次出场,大白天化个烟熏妆、说话神道一点,动作凶悍一点就算恶灵附体了,这种惊悚的技术含量实在太低了吧。还有“鬼影显灵”纯粹炫技的段落,既不必要,也没多大意义,那个火星四溅的鬼影纯粹就是为了让电脑特效秀一把。当然,就像笔者开头说的,要把剪刀手的因素考虑在内,仅从预告片中就能看到影片中没出现的一些惊悚戏,因此惊悚力度不够恐怕也不仅仅是徐克的问题吧。

影片在悬念的终极解释上也显得很是平淡平庸,不知道这是徐克有意为之还是力有不逮,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吧,但是惊悚悬疑片的真相揭示恰恰是绝对不能平淡平庸的,一定要刺激精彩,张力十足,否则就是失败。第一个悬念揭示的是前面四分之三剧情其实都是李心洁的妄想,表现形式是李心洁在上海了结了“白发魔女”回家的心愿,随后听到熟悉的歌声,打开一扇门看到郭晓冬,郭晓冬带着她看到真相——刚在医院里做完检查的李心洁。这样的表现形式其实没什么合理性和必然性,把揭示真相的时间推前或拖后,地点变换一下,具体揭示细节变换一下,也都没什么不妥,不会对剧情造成什么影响。这段情节我的观点是徐克露怯了,缺乏精心设计合理布局的水准。第二个悬念也就是影片的终极悬念,梁洛施讲出了观众始终挂怀的问题——郭晓冬是怎么死的?答案却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李心洁在深海“醉氮”的狂乱中失手将他刺伤,导致失血过多而死。这个平淡的悬念我倒相信是徐克刻意为之,似乎想用这种平淡来营造一种真实感,不想去设计一些紧张刺激的情节来强化戏剧性,这也算是大导演在玩个性吧。但是,终极悬念的揭示可以老套、可以夸张,但是绝对是不能平淡的,一定要达到意想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才算合格,这样才能凸显剧情的张力,把观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平淡的答案只让观众满怀的心理期待全部落空,如果一部惊悚片的谜底让观众觉得不痛不痒,这样的惊悚片还好意思自称“惊悚”二字吗?

张震在本片中少而精的表演,完全可以让观众忘记他在《天堂口》制造的噩梦

在“爱情”元素方面,徐克也表现得在整体上把握不够,在细节上缺乏灵感,比“惊悚”元素做得还要糟糕。而且,同“惊悚”相比,徐克明显是把重心落在“爱情”上,片中屡屡提到的蓬莱,是在暗喻海枯石烂、真情永恒的爱情理想境界,最后李心洁的殉情也是这个意思。片中不断让郭晓冬“鬼魂现身”以及最后揭示悬念是为了救李心洁而死,也都是在不断强调两人真挚的恋情。虽然费了诸多笔墨、又不惜拖慢影片整体节奏,但是影片依然在“爱情”上欠缺足够的说服力。观众只看到李心洁对郭晓冬念念不忘、至死不渝这个“果”,但是两人如何达到难舍难分的极致爱情境界这个“因”却几乎没有描写,只是在影片开头用一段海底摄影、一段相识、一段过生日的戏一笔带过,郭晓冬出场时间太少,几乎十分钟不到就成了死鬼,跟李心洁没有多少对手戏,根本看不出他们俩的感情有多深。前期情感铺垫不到位,使得后期的煽情套路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什么说服力,观众既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爱得如此深,也就很难投入李心洁对郭晓冬的刻骨怀恋中为之感动。而且,郭晓冬的“面瓜”风格和李心洁的“细腻”做派显得很不搭,他们的情侣档也让人感觉有些别扭,不讨人喜欢。

虽然就《深海寻人》来看徐克做得比较失败,但毕竟人家还是大导演,也不可能一下子武功全废,影片的某些方面也有值得称道之处。首先是深海美景出色,虽然关于海洋的影片很常见,但展现在徐克影片中的深海依然让人有别开生面之感,这固然是因为日本与那国岛海域海底古城的风光绝美,但是徐克采用的蓝绿结合的独特影调以及精心的选景,使得每一格镜头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摄影作品,影片所呈现的海底风光既壮美、大气,又具有沉静、神秘、忧伤的气质,跟影片的整体情绪氛围颇为协调,可以说,本片的优点基本集中于此了。其次,徐老怪塑造个性人物的功力未失。在徐克的经典作品中,林青霞的东方不败、甄子丹的曹公公、熊欣欣的鬼脚七等等等等,从外形到个性让人过目难忘的经典角色比比皆是,说明徐老怪在角色塑造上确实有两把刷子。本片中他对张震这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角色设计就颇为出彩,抢戏程度好比《门徒》里面的古天乐,从一副墨镜的造型上就突出了角色的古怪滑稽,让人看了就乐,角色的表情、举止和言谈,更是超级脱线的无厘头,很有黑色幽默效果,堪称影片最能调动观众情绪之处。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29 12:19 , Processed in 0.916654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