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沈从文的前半生》:大时代里的漂泊与坚韧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管理员 - 管理勋章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58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5-4 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位励志演讲家,但他前半生的人生路程,却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沈从文的前半生的经历实在丰富,思想与创作随着空间的不断流转而愈臻成熟,“前半生”正是为“后半生”铺垫了精神底色。

《沈从文的前半生:1902-1948》再现了20世纪上半叶,在变动的大格局中,从青年走向中年的沈从文,如何从湘西边城走向广阔世界,承受苦痛与光芒,显现出人生的传奇与平常。

《沈从文的前半生》   张新颖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3月

沈从文先生不是一位励志演讲家,但他前半生的人生路程,却有着催人奋进的力量。近读张新颖教授的《沈从文的前半生》,讲述湘西顽童沈岳焕如何一步步从小兵到沈从文,到北平成为文学青年,再一点点成为中国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天才、勤奋以及文学青年都面临的困境,沈从文一概经历着。大时代中的文学一叶,漂泊却坚韧。

这部传记自1902年沈从文出生始,至1948年沈从文为悼念好友朱自清而作文终,完整讲述了前半生走出湘西,闯荡北京、上海,流转武汉、昆明、青岛等地的过程。沈从文的前半生明朗快意,虽辗转漂泊,但对文学和爱情的追求充盈于心,颇为自在惬意,《边城》《湘西》《长河》等代表作都是前半生写下的。此时,虽也有对时局的忧虑,但是毕竟能守住内心的精神一隅,其真实朴素的思想情感都蕴藏于文字之中。

张新颖笔下,沈从文两手空空走出湘西,闯荡更宽广的世界的时候,并非一无所有,而是携带着一个积蓄了丰富信息和能量的顽强自我。这个自我在与时代的碰撞和冲突中遭遇挫折和危机,在严峻的考验中调整、坚持、扩充,一次又一次重新发现和重新确认。前半生的传记,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他的“传奇”与平常,他的哀乐与悲欢,他的“人格放光”与精神痛苦,从一开始,就与一个更大的世界联系着。沈从文以“乡下人”的主体视角,审视当时城乡对峙的现状,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所显露出的丑陋,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这种对人生思考的方式贯穿在《沈从文的前半生》中。“我的画成为怪东西了,因此只得搁笔,不再涂抹,不过来一个水鸟浮江图看看。”1930年,沈从文来到武汉大学任教,还未从恋爱的挫伤中恢复,在武昌又眼见许多烂污与恐怖,“觉得生存没有味道”。处于诸多苦闷中的他,常常向远在美国的好友倾诉,而这段经历展现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态度。在写作《边城》的过程中,沈从文在一次返乡时忽然意识到,他正在写作的《边城》无法“对应”当年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湘西现实,那些小人物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是他应该尽力书写的。这便是《长河》的酝酿过程。

阅读中,印象最深的是当年“胡丁沈”三人在上海办刊物、做出版的事。1928年底,“胡丁沈”三人向胡也频的父亲借了一千元,每月三分利息,合租了萨坡赛路204号,楼下做“红黑出版处”,编《红黑》月刊,二、三楼住人。后来,人间书店请他们代编《人间》月刊,三人还以余力办起了一家小出版社。彼时胡也频25岁,丁玲24岁,沈从文年纪最长,也还不满26岁。只是不到一年的时间,沈从文和他的朋友们就关了出版社,停了刊物,背了债务,就像丁玲说的那样:“作者向商人分手,永远成为一种徒然的努力。”而今的年轻人好像比他们幸运了很多。

四年前,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是当年的口碑之作,一位杰出作家在动荡的政治运动中沉浮跌宕,其复杂而漫长的心路历程令人叹惋。如今再读这本《沈从文的前半生》,正如张新颖在书前《说明》中所言:“后半生重新‘照见’了前半生,对后半生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之后,回头再看前半生,会见出新的气象,产生新的理解。”倒带人生,由后回看。对传主命运、文坛掌故、过往年代,有了更有趣的发现和理解,同时,也能“照见”我们每个人的前半生。毕竟,谁不是在“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呢?

好的作家不是因为他伟大,而是因为他的文字里有种宽厚和内敛,一遍一遍读下去,依然能触摸到那种温度。这是我喜欢沈从文的原因,大概也是张新颖教授一遍遍讲述沈从文的原因。与沈从文的感性不同,张新颖多了些理性。这本传记材料翔实,引据文字都作出注解,尽可能多地直接引述沈从文的原文,而非代替传主表达,但传记作者该做的穿针引线工作并不稍减,所以说这是一部详尽客观的力作,值得一读!

推荐语:

张新颖曾著有《沈从文的后半生》一书,今年他又推出了合璧之作《沈从文的前半生》,以原始材料作传,与历史并置对照,呈现出一部克制、有分量的传记。作者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变动的时空中,叙述传主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他的传奇与他的平常,他的哀乐和悲欢,从一开始,就与一个更大世界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生活中的风吹草动,都与外界息息相关。

著者心语:

★“对后半生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之后,回头再看前半生,会见出新的气象,产生新的理解”

沈从文的前半生,在已经出版的传记中,有几种的叙述相当翔实而精彩;再写,就很有可能成为没有必要的重复工作。这是我五年前起笔写《沈从文的后半生》时有过的想法。但在《沈从文的后半生》完成后,这一想法有所改变。不仅是因为近二十年来不断出现的新材料中,关涉前半生的部分可以再做补充;更因为,后半生重新“照见”了前半生,对后半生有了相对充分的了解之后,回头再看前半生,会见出新的气象,产生新的理解。我抑制不下冲动,试写《沈从文的前半生》。

★“沈从文生命的教育,得自于自然、人事和‘人类智慧的光辉’三个重要的方面,前半生是实感经验的历史累积的丰富呈现”

在沈从文生活的那个时代,很多作家都有从乡下到城市的经历,可以说,那一代人在20世纪前半期的经历说起来都丰富得不得了。可是,经历丰富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沈从文是独特的一位?我愿意强调沈从文的“自我”,他的“自我”吸收能力非常强,他的“自我”一直是向外界,向自然、人世、文化敞开。20世纪的知识分子很容易被不断变化流行的理论、思想所影响,把外在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对他们自身可能起到启蒙的作用,然后凝固。沈从文的好处是他对这些东西不是很感兴趣,并不是说他完全不感兴趣,而是当他面对这些东西的时候,他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衡量的标准说起来很简单,是要用他的“自我”,用他亲身的生命体会来看待事物。所以,能为他所接受的是他能体会到的东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用“乡下人”的思维来看待世界。

★“沈从文的小说散文掩盖其他成就”

沈从文的文学批评非常好,他是一个直率的且有创作经验的人,很多评论都谈到点子上,有一些问题的看法到今天,也许我们看着还会非常有启发,比如他批评徐志摩的诗歌用一些陈旧的意象,读者一看就明白在说什么,他认为这对新诗的发展是不利的。可以说,沈从文在小说和散文方面的成就掩盖了其他方面的成就,这也很正常。我们更多时候是将他作为一个小说家来看待。但他做很多文学批评,以及关心文学现状,跟他的职业有关,如果没有职业,他可能就是小说家。

“倘若我是一个读者,比起作者代替传主表达,我更愿意看到传主自己直接表达”、

不仅写事实性的社会经历和遭遇,更要写在动荡年代里沈从文个人漫长的内心生活。但丰富、复杂、长时期的个人精神活动,却不能由推测、想象、虚构而来,必须见诸沈从文自己的表述。幸运的是他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资料。我追求尽可能直接引述他自己的文字,而不是改用我的话重新编排叙述。这样写作有特别方便之处,也有格外困难的地方,但我想,倘若我是一个读者,比起作者代替传主表达,我更愿意看到传主自己直接表达。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11-1 09:04 , Processed in 0.92834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