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永别了,武器》迷惘的一代反战小说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133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铜v3_04紫铜v2_03灰铜v3_01紫金v1_04紫银v1_02绿金v3_05紫铜v1_05灰金v1_05蓝铜v1_05蓝银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灰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0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永别了,武器》
  作者:(美)海明威
  成书时间:1929 年
  类别:长篇小说
  版本推荐:林疑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版
  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是美国现代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力作。主题就是反对战争。这部作品标志着海明威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从小热爱运动,18 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 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 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于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界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近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 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它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炼的语言塑造人物。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致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除刻划硬汉形象外,海明威还将笔尖触及到人的情感世界。《永别了,武器》就是一部爱情悲剧,虽然主题是反对战争,当时评论界就有人把小说中因战争而造成的恋爱悲剧和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相提并论。在作品中,作者通过亨利中尉和凯瑟琳的不幸遭遇诅咒了战争。这部作品也显示出海明威艺术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简约洗炼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构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他强调创作要如实反映生活,《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之所以相当成功,使人感到真切可信,这是和作者亲自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受过重伤,住过医院,有着切身的生活经历和直感经验分不开的。在表现方法上,作者采用的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小说技巧,即让人物自身的言行来打动读者,而不发表任何议论,他还善于使景物和情节、人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服务于情节、人物的积极效果。小说在语言方面文字通俗,大都用一些基本词汇,句式简单,大多采用简单句。口语化,很好懂,所以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这都是这部小说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永别了,武器》以反对战争的鲜明主题和成熟的艺术技巧产生了极大影响,最大程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彷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绪,很快风靡全世界。再版几十次,译成了几十种语言发行。正如英国作家贝茨所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他将朴素的现实主义和诗化的语言结合来表现强烈的反战主题,同时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带着两次世界大战间最引人注目的时代意识,他的幻灭性气质和高超的文学技巧影响了整整一代作家。尽管作品具有现实细节的无情刻画和悲剧性结尾,仍不失为一部理想主义之作。这部小说曾经被改编剧本并被拍成电影,极富震撼力。
  内容梗概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美国中尉弗雷德里克·亨利在意大利前线的一个战地救护队服役。他体貌英俊,为人和善,在军队中人缘很好。一次,进攻就要开始时,亨利休假后返回前线,他的好友雷纳尔告诉他,前线建了一所英国医院,并调来了许多漂亮的英国护士。为了填补生活的空虚,他们两人经常去医院闲逛,亨利与其中一个护士凯瑟琳相识了。
  凯瑟琳刚遭受过一次重大打击,他的未婚夫在战争中阵亡了。她十分珍视每个人的生命,一见到亨利,便为他的安全担心。借救护队往返于前线医院运送伤员的间隙,亨利去看望凯瑟琳。因他动作粗鲁,凯瑟琳打了他一耳光。亨利并未在意,他挺喜欢这个年轻的英国姑娘的率直。但这种喜欢是漫不经心的,他并未爱上她。在他要离开这里去前线等待进攻时,凯瑟琳送给他一枚奖章,以做护身符。
  当亨利同几个意大利救护队的司机在前线地下掩蔽室吃饭时,奥地利军队发射的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开。亨利腿部受了重伤,被送到战地医院,草草包扎后,他被转到了米兰的一家医院。
  在米兰,医生为他实施治疗前,护士禁止他喝酒,但他买通了一个门房给他带酒,悄悄藏在床后。正当他百无聊赖之际,意外地与凯瑟琳重逢,两人再次见面,立刻坠入了爱河。在亨利做手术之前,凯瑟琳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手术后亨利在凯瑟琳的服侍下逐渐痊愈,他们的爱情也逐渐加深。两人一块到地处偏僻的餐馆就餐,一块乘马车去乡间兜风,过着快乐的日子。为了夜间能陪在亨利身边,凯瑟琳每天都主动值夜班。
  夏去秋来,亨利的伤口已完全愈合,并准备在10 月出院休养。他和凯瑟琳准备共同消磨这段休养期。前线战争不断失利,亨利本来该归队了。幸好他得了黄疸,又延长了假期,护士长指责他故意喝酒以逃避被送回前线。动身去前线前,亨利与凯瑟琳一起住在旅馆房间里,离别的日子终于还是来了,可在这节骨眼上凯瑟琳怀孕了。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凯瑟琳把亨利送上驰往前线的列车。
  重新回到部队,亨利心里总是空空的,老是想到凯瑟琳,他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气候越来越糟,不是刮风就是下雨,战争也越来越不妙。
  他们经常到前沿阵地转运伤员。不久,他们设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师部奉命下达大撤退的命令。
  亨利乘一辆装载着医疗补给品的救护车。南撤途中,这辆救护车多次被货车、炮车和延至数里长的卡车队所阻。亨利收留了两个掉队的意大利中士。
  夜里下了几个小时的雨,撤退暂时停止。看情形,只要雨一停,飞机就会来扫射,那时大家都得完。可是谁又能指挥得了这庞大而杂乱的撤退大军呢?
  只好各顾各了,亨利指挥车队拐入小路。
  天亮时,车子陷入泥中。两个意大利士兵要弃车而去,但亨利要他们帮忙把车弄出来。这两个士兵拒绝并要跑掉。亨利开枪打伤一个,另一个穿过农田逃走。一个和亨利一起的看护兵给了那受伤士兵后脑一枪。亨利和他的三个伙伴弃车向尤汀拚命跋涉。在一座桥上,亨利看见一辆德军汽车和大队自行车部队正通过这条河上游的一座大桥。情况很糟,他们已处于敌人的占领区了。在东躲西藏绕过德军之后,他们终于可以看见尤汀了。但亨利一行人中的一个却被误认为敌军而遭意大利狙击手冷枪击毙。其他人进退两难,只好躲进一间农棚中。直到情况看来比较安全了,他们才绕过尤汀加入到向塔格利亚门托河方向撤退的大部队中。但他们已属于违抗军令了。
  那时,意大利军队纯粹成了一群狂乱的乌合之众。当兵的高呼“和平万岁”、“打倒军官”,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军官们则正在扯袖子的军衔标记。意大利当局派了一大批战地警察在塔格利亚门托河一座长木桥尾进行拦截。凡是军官都以擅离职守罪就地进行军法审判并枪决于河边,亨利也被抓出了行军行列中。他眼看着几名军官被枪决,知道自己也很难幸免。他瞅准机会挣脱出来,一头跃入河中逃生。幸运的是,他抓住一块木板并顺利上了岸。他昼伏夜行穿过威尼斯平原,心中只想着找到凯瑟琳。他爬上一列货车,坐到米兰,去了他曾养伤的那所医院。不巧的是,凯瑟琳两天前刚去了斯特雷扎。
  从卡波雷托撤退期间,他已告别了这场战争,他向米兰的一个美国朋友借了一身便服穿上,然后乘火车直达斯特雷扎,找到了凯瑟琳。两人团聚后悲喜交加,决定一同躲到乡下去。他们住在一位伯爵家中。在过了一些日子之后,镇上酒店的招待员连夜赶来报信,当局已知道亨利是开小差的军人,第二天便要来逮捕他。亨利和凯瑟琳决定逃往瑞士。这招待员将自己的小船提供给他们。亨利与凯瑟琳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划到了瑞士境内,却被当局扣留。亨利谎称自己是位赛艇运动员,来瑞士是为了参加冬季运动会。由于护照没有问题,钱也够用,瑞士当局并没有难为他们。
  晚秋和冬天,两人住在离蒙特勒不远的一家小旅店。他们商量要结婚,凯瑟琳却希望生下孩子后再说。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两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孩子的降生。
  凯瑟琳临产前,和亨利搬到了洛森,以离医院近些,准备春天时再回到蒙特勒。在医院,凯瑟琳阵痛难忍,医生只好给她使用麻醉剂,由于凯瑟琳骨盆较小,孩子生不出来,所以她处于剧痛之中。亨利焦急地在外等了很长时间。护士劝亨利去吃些东西。当他返回医院时,凯瑟琳情况危急,流血不止。他跑进病房守侯,痛苦地看着她离开了人世。世界残酷地夺走了他的爱人,将他独自遗弃在这充满武器的恶梦中。
  精彩篇章推荐
  1.第25—27 页亨利与凯瑟琳首次约会,用简短精炼的对话和动作表现了两人各自的性格特征。
  2.第55—56 页亨利防空洞受伤一段,将受伤时的切身体会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由于海明威在战斗中数次负伤,所以这段描写真实、生动。
  3.第100—106 页亨利和凯瑟琳欢会一段,将两人的情感世界小心的翻开,完全用对话展开,简洁、明快,很能代表海明威“电报式”对话的特色。
  4.第110—115 页亨利与凯瑟琳夏日中共渡时光一段,真切表现出恋爱中人的那种激情。
  5.第194—255 页意军卡雷托利大撤退,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笔法描绘出大撤退的混乱情况,场面宏阔,细节真实。它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小说中最精彩的描写之一。
  6.第268—275 页亨利和凯瑟琳划船逃往瑞士,一幅狂风大浪中一对恋人同舟共济的场面真实浮现于我们眼前。
  7.第314—330 页凯瑟琳医院受难亨利的感受,用简洁的语言将亨利烦躁而痛苦的内心世界刻划得淋漓尽致,几个动作,几句内心独白都充满力度,再加上环境描写的烘托使人物饱满,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精彩语言辑录
  △夜间醉倒在床上,体会到人生不过一醉,醒来时有一种奇异的兴奋,不晓得穷竟是跟谁在睡觉。在黑暗中,世界显得那么不实在,而且那么令人兴奋,所以你不得不又装得假痴假呆,认为这就是一切。
  △爱情是一场游戏,就像打桥牌一样。不过这不是玩牌,而是叫牌。
  就像桥牌一样,你得假装作你是在赌钱,或是为了什么别的东西而打赌。
  没有人提起下的赌注是什么。
  △一个国家里有个统治阶级,愚蠢,什么都不懂,并且永远不会懂得。战争就是这样打起来的。
  △你一有爱,你就会想为对方做些什么。你想牺牲自己,你想服务。
  △相爱的人不该争吵。因为他们只有两人,与他们作对的是整个世界。他们一发生隔膜,世界就会将其征服。
  △我们生下来有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需学会什么,我们从来不吸收任何新的东西。
  △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物。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只不过这里屠宰好的肉不是装进罐头,而是就地掩埋。
  △男女之间虽然相爱,却时常想要单独静一下,而一分开,必然招来对方猜忌。
  △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0 21:28 , Processed in 1.58227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