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雷曼先生》:而立之年还能怎么自我改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oldaddy 于 2017-10-9 18:05 编辑

摇滚明星斯文·雷根纳写作的幽默小说,好比崔健写出了王朔式作品

北大德语系主任黄燎宇翻译,译文妙趣横生,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奖”

被翻译成16种语言,德文原版畅销100万册,曾入选“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2001”

关于而立之年自我改变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之后掩卷沉思:“雷曼先生就是我们自己。”

作者:[德]斯文·雷根纳Sven Regener著

译者:黄燎宇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8

名人推荐

“《雷曼先生》看得我哈哈大笑。我很少降低水准发出笑声。”

——“文学教皇”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

“我的天,这是一次玩笑,一场噩梦,一出荒诞剧。就像是匹克威克和格里高尔•萨姆沙手拉着手,去找唐老鸭的堂兄欢聚。”

——导演林德•豪尔曼

“人物对话令人捧腹,醉醺醺的日常生活令人心酸……通俗歌星雷根纳的第一部小说就出手不凡,勾勒出一个克罗伊茨贝格的奥勃洛莫夫,还有独一无二的社会氛围。”

——文学评论家赫尔穆特•卡拉赛克

内容简介:

《雷曼先生》以弗朗克·雷曼为主线,讲述了两德统一前发生在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的一连串故事。雷曼先生胸无大志、得过且过,执着于细枝末节的文字游戏,习惯于解构一切宏大命题。他周围的朋友们或许比他多了一点追求,比如雕塑或音乐,但也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好青年。弗朗克到了而立之年,突然发现原本的生活状态无法持续。路遇恶狗仿佛是一个征兆,随之而来的是父母造访带来的麻烦、女友卡特琳劈腿、好友卡尔精神崩溃,随着雷曼先生在絮絮叨叨中不断拆解难关,读者迎来了他的三十岁生日,摇摇欲坠的柏林墙也“波澜不惊”地倒塌了……

作者简介:

斯文·雷根纳(SvenRegener):1961年1月1日生于德国不来梅,摇滚歌手、歌词作者、作家。1982年在扎托比克(zatopek)乐队发行了首张唱片,1984年加入了新爱(NeueLiebe)乐队,1985年创立了害群之马(Element of Crime)乐队,创作了很多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2001年出版长篇处女作《雷曼先生》(Herr Lehmann),销售一百万册,好评如潮。2004年出版第二部小说《垡尔南新区》(NeueVahr Süd),2008年出版第三部作品《小兄弟》(Der kleineBruder),和《雷曼先生》一起成为“雷曼三部曲”。

译者简介:

黄燎宇:1965年生,四川自贡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教授,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托马斯·曼》(1999)和《思想者的语言》(2012),主编并参译《托马斯·曼散文》(2014)。主要译作有:《批评家之死》(2004)、《恋爱中的男人》(2009,作者马丁·瓦尔泽获“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微山湖奖”)、《第十三章》(2015)、《艺术社会史》(2015)、《童贞女之子》(2016)。获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鲁迅文学翻译奖、“2016书业年度评选社科翻译奖”。

目录:

《雷曼先生》译序/ 001

再版译序《雷曼先生》之后的故事/ 001

第一章狗/ 001

第二章母亲/ 015

第三章早点/ 029

第四章午餐/ 046

第五章咖啡和蛋糕/ 061

第六章晚餐/ 081

第七章夜宵/ 101

第八章星球大战/ 119

第九章香烟/ 139

第十章选帝侯大街/ 146

第十一章酒店大堂/ 157

第十二章晚宴/ 168

第十三章艺术/ 184

第十四章重新搭档/ 193

第十五章首都/ 205

第十六章直言不讳/ 216

第十七章不期而遇/ 232

第十八章代兵役/ 242

第十九章乌尔班医院/ 262

第二十章生日集会/ 276

再版译序

1.

2001 年8 月,德国的艾希博恩出版社推出了摇滚明星斯文·雷根纳的长篇小说《雷曼先生》。这是雷根纳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文坛首秀。我们的歌星写小说了!他行吗?《文学四重奏》怎么说?

德国公众所惦记的《文学四重奏》,是德国电视二台的四人谈电视书评节目。每一期节目都是三个固定嘉宾加一个不断轮换的神秘嘉宾。三位固定嘉宾都是文学批评家。马塞尔·赖希- 拉尼茨基、赫尔穆特·卡拉赛克、西格丽德·勒夫勒是经典的三人组合。

这是一个红花配绿叶的节目。红花是赖希- 拉尼茨基,绿叶是其他几个人。这种组合也反映在发言时间的分配。据统计,赖希- 拉尼茨基的发言占用了50% 的节目时间,其他人依次为30%、20%、10%。

从1988 年至2001 年,《文学四重奏》足足红火了十三年。该栏目总是在星期日下午播出,收视率极高,观众人数常常在七、八十万,有时达一百五十万(我们中央台的读书栏目《读书》最高同时观看人数为二百万),而德国的人口约八千万。

这是赖希- 拉尼茨基的功劳。

马塞尔·赖希- 拉尼茨基是一言九鼎、家喻户晓的文学批评家,人称“文学教皇”。他是明星级批评家。据说,如果走在大街上,连好些出租司机都认得他。在作家圈,他是一个人见人爱、人见人怕的绝对权威。这正如美因茨科学院的一份授奖证书中所说,德国作家全都梦见过赖希- 拉尼茨基。有时是美梦,有时是噩梦。作家们都知道:他夸你,你会一夜走红;他骂你,你也会走红,因为公众想知道他为什么骂你;最恐怖的事情,就是他漠视你,就是他不理你,他主持的《文学四重奏》当你不存在……难怪有作家要借用笛卡尔的句子表达心声:“他评论我,我才存在。”

雷根纳是有福之人。因为他的小说刚刚问世就入了《文学四重奏》的法眼。2001 年8 月17 日下午,在第七十四期《文学四重奏》上面,“文学教皇”告诉电视机前的广大观众,《雷曼先生》是一本“值得高度重视的小说”,这本小说看得他哈哈大笑。一旁的卡拉赛克则连声赞叹《雷曼先生》是一个“小小的奇迹”。与此同时,《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每日镜报》、《明镜周刊》等重要报刊也一片叫好。《雷曼先生》当然是一本好书。

在“文学教皇”和众人的祝福声中,业已四十不惑的摇滚明星雷根纳成为联邦德国一颗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他的《雷曼先生》荣登《明镜周刊》畅销书排行榜。它的销量越来越大,其印数在2004 年就冲破百万大关;它的译本也越来越多,已译成十六种语言。可以说,《雷曼先生》征服了德国,走向了世界。

……

文摘

“够了。”雷曼先生变得气急败坏。他的情绪糟透了,他完全明白自己的尴尬处境。这真是够丢人的,他想,快三十岁的人了,只睡了三个半钟头,而且睡觉前还遭遇一条要人命的狗和两个傻×警察,然后就在昏昏沉沉、唇干舌燥的状态下被家人——自己的母亲所伤害,雷曼先生想,恰恰是母亲,可人们都说,在这世上母亲是或者——他字斟句酌起来——必然是绝对能够理解自家孩子的所作所为的人或者说女人,其实啊,他想,这个地方没有必要界定阳性和阴性。一些有名的事例浮现在他的脑海,比如那些连环杀手的母亲,她们声明对孩子的爱超过一切,她们每天早起探监,只是为了让堕落的崽儿吃到自己亲手做的饭,想着想着他找回了先前的思路。

……

“为什么一个人老问另外一个人是不是还做点别的事情?”我不是在对她说话,想到这儿他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我是说给世人听的,她成了替罪羊。“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将回答说:不错,我在酒吧工作,但其实我是搞艺术的,其实我在一个乐队搞音乐,其实我在上大学,其实这其实那,大家都想说明他们不会长期在酒吧工作,都想说明他们有朝一日会开始做正经事,就像卡尔搞他的雕塑什么的。我并没有贬低卡尔和他那摊子事的意思,可假如人们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看成权宜之计、看成不正经的东西,他们这种态度难道就不可悲吗?”

……

可当他们走到奥贝鲍姆桥的时候,的确有人从对面走过来。稀稀拉拉的。也许第一股人潮已经过去了,雷曼先生想,墙果真开了,过来的人决不止这几个。他和海可去和正在那里看热闹的克罗伊茨贝格居民站在一起。对面的人和和气气、井然有序地走过来,过来之后再分道扬镳。不应该是这种气氛啊,雷曼先生想。

“他们就这么过来了,”海可深感诧异,“哪儿都这样?”他问旁边一个男的。

“你们必须去别的边境检疫站看看。这儿也就是小打小闹。”陌生人显然也喝多了点,已经分不清检查站和检疫站。“瞧他们稀稀拉拉的,就像小孩撒的尿。”

雷曼先生观察从东面过来的人。他们显得怯生生的,同时又机警地环顾四周。“这儿看起来和我们那边一样啊。”他听见一个女人这么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6 10:08 , Processed in 0.08353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