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别做聪明的傻瓜》:一壶苦口的文化功夫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9 1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ooldaddy 于 2017-10-9 18:03 编辑


“话说漏斗文化”系列之《别做聪明的傻瓜》张吉刚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家张吉刚的文化系列随笔集“话说漏斗文化”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关于中国文化的深切反思,但愿读者看完之后不会后悔。为什么?它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写作风格,而是一种更自由的书写,语言更灵动自然,有些像散文,又有些像评论,更要命的是,文章一字一句都写在中国人的心坎上,它是如此地不留情面,一针扎进去一定要渗出血来。

如果以茶喻之,茶客会觉得不知所措,龙井喝出了苦丁茶的味道,又有股碧螺春的香味。这到底是什么茶呢?或许只能算是一壶功夫茶。以岁月冲泡,

历风霜打造,才能散发出如此般思想的醇香。

与激烈思想相对应的是,作者从文字中渗透出的情感却并不激烈,而是平和从容地,将几十年的所思所悟娓娓道来。读张吉刚的文章,就好像你面对着的是一个老朋友,正在极诚恳地向你讲述人性的道理,不藏着不掖着,有一说一。

在文字的带领下,你会一步步地去接近作者,了解他的精神世界,比如他对现实世界陈规的不服从;比如他对人们习以为常的常识的怀疑,对寻常生活里藏着的人性的探究等等。这一篇篇走心的文章,虽然初读不一定上口,可其中有丰富的人性洞察,文字和叙述节奏都恰如其分,有心的饮者必能渐渐品出味来。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检讨的是中国文化,作者的视角从一开始就置于一个草根的位置。所以作者说,“人间世俗才是道德的出发地和生长地”。而文章的深处,我们又读到了一个念兹在兹、对传统文化爱之深责之切的深切担当,“苦口”背后,终是“婆心”。

中国文学批评中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知人论世”,即用“人”为根本来洞察这个世界,这里“人”的意义拓展开来可以泛指一切人性。为什么知“人”能够“论世”?原因无他,“人”中有“世”,人性中总是包含着一个时代的本质,读懂了人性,也就能透过人性,穿越时代的迷雾,洞察世事的根本。

在一段时间里,人们相信文明古国天然地代表着道德“上线无限”。如今,中国社会的道德形象在国人心中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底线无底”——如果说前者代表着对传统观点的轻信,那么后者无疑是另一种轻信。任何一种轻信都是可疑的,而摆脱轻信的方法无疑是对世界更清晰的理解——阅读这样的知人论世之作,当然能丰富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6 12:24 , Processed in 0.59688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