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83|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 《你一生的故事》的书评 > 非线性的语言学、时间与自由意志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382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4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你一生的故事》这个短篇,纯粹是好奇作者所构建的、属于外星人的非线性语言。文中的外星物种“七肢桶”是一种躯干呈桶状、七个肢体和七只眼睛均匀分布一圈的生物,它们的口头语言和书写文字是两套系统——书写文字并非如人类的文字这样呈线性链条状出现,而是在二维平面上的一大团粘连在一起的符号,动词粘在名词上,以字形的变化表示出施动方或受动方,名词的笔画和形状上的变化代替修饰它的形容词。不同的语词由于没有位置的前后关系,也就不存在格位的变化,各种文字符号勾连在一起,以地位平等、不存在优先级的方式直接呈现出全部信息,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阅读。但口头文字却大大受到音链形式的限制,只能语词前后排列成线性的句段,因此会出现格和位的变化以表现语法关系。

很显然,口头语言局限于声音,因此大大限制了作者的想象力。比起二维视觉形象,声音永远只能以前后排列的方式存在。这种思维方式似乎不大适用于书中“七肢桶”的思维方式。作者也就没有对“七肢桶”的口头语言做出太多设想了。——只说它是被裹在了音链的“束身衣”之中的语言。

令人感兴趣的是导致语言形式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产生于对现实世界的直接体验。人类的思维方式是线性的,由因导向果,事件前后排列,形成连锁反应,直到导向一个结果。而“七肢桶”被设定为一种可以直接看到“目的”的生物。它们对世界的体验不是为了“发现目的”,而是为了“完成过程”。它们可以看到一切事物的结果,于是一切都是平行的。行为是为了彻底理解和践行过程以完成那个既定的未来,而不是寻找未知的结果。因此,它们书写语言的书写过程也与人类相当不同——我们是按照一个“事物前后发展顺序”的链条进行书写,而它们则从一开始便构建出相互勾连的符号集团,根据“达成目的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以最快的方式记录下来。所以每一笔都会带有“全部内容”中的各种词的某个笔画。

这种书写方式破除了时间感。或者说它们的思维中不存在链条,也就不存在时间。又或者说,它们的体验中不存在前后,即不存在时间。说到底,“时间”这一概念便是人类从自身体验中构建出来的。我们的体验是前后连贯的,因此我们有了时间。时间是线性的,思维是线性的,语言也是线性的。这种线性像一辆无休止的列车一样,载着我们前往某个地方——未知的地方。我一直相信假如洞悉所有的因,就必然会得知所有的果,理论上讲,如果预知了每个枕木的位置,那么我们是可以看到列车最终的目的地在何方的。——对我来说,自由意志不过是看不到“因”而产生的“自由”、“命运可操控”的幻觉。岁月之书里必然详细记录下了因果的每一链,但我们不能看到它,只有在不看到它的情况下,我们才会心甘情愿地去践行它的每一链。

——然而现在出现了能翻看岁月之书的这么一种生物。它们可以洞悉所有的结果。可惜的是,洞悉了结果却不是为了改变它,而是为了践行达到这个必然结果的过程。于是它们连自由意志的幻觉都无法拥有了。预知未来,看似是一种极大的自由,然而却是真正的不自由,因为没有了时间,没有了铁轨,存在只是为了将自己导向一个必然的结果。

这里似乎存在一点矛盾,作者也没有解释清楚。那就是对于不可能有“时间”这一概念的生物,对于一切事物发生和消亡都有绝对平行感知的生物,似乎不应该有“理解过程”这件事了。因为“过程”与“结果”混合在一起,这两个词其实都被消解了。“动机”也不应该存在了。

倘若认知是平行的、无限的,信息是可以在书写中以平行的方式无限衍生的,阅读是一目了然而不具有前后关系的,活着只是为了完成必然、理解必然,感觉似乎是极其悲观的一种状态。上帝俯瞰万物的明灭时一定是极其孤独的,他绝没有第一次坐在过山车上吓得尖叫哭泣的小孩那样快乐。

——因为没有未知,便没有自由。哪怕只是自由的幻觉。

“七肢桶”的书写语言依靠字形中的微小变化来表达信息,比如表达“听得很清晰”这个意思,就把动词“听”的笔画进行一些变化,以此来表现形容词和副词。每种细微的变化都有明确、清晰的语法规则。表面上看,这似乎是非常高效的一种表达手段,省去了许多词句上的麻烦。然而某种程度上讲,“风格”的自由也被消解了。——我们的书写体的“字体”本身可以携带许多个人信息,字形的区分所携带的意义是“区分于其他字”,符号本身可以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个人风格。然而当字形上的每个微小变化都携带了“意义”之后,“个人”便被消解了。这应该算是能所指完全精确对应的高度发达的符号系统了,而高度发达也就意味着消除一切生命性。这跟“七肢桶”给我的印象倒是非常吻合——均质的状态,不仅体现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也体现在个体之间。

所以“逻辑”对它们来说更像是一种类似做汇报之前的对已有内容的梳理。——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一切以“已知结果”出发,以最高效的方式进行。这有点像黑格尔所说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用拼图去拼拼图,拼之前就知道拼好是什么样,完成的只是“拼”的过程。这种有点马后炮的思维是很难定义逻辑的。而人类的语言注定我们是需要逻辑又疏于逻辑的——链条上的每一环,应当是靠逻辑排列起来;然而因为链条会越拉越长,到了后面就顾不上前面了,所以要不时地回头看,修修补补,试图让自己逻辑一贯。这真是一种非常矛盾而自虐的状态。

但是无论如何,尽管作者说,限于人类的思维中,只能被各种事件碰撞来去,随波逐流,不能像“七肢桶”一样全身心地去经历过程,理解结果,但我还是感到ignorance is bliss。——设想有命运存在的感觉已经够悲观了,假如真能完全洞悉结果,真是可以直接去自杀了。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19 07:19 , Processed in 1.022657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