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讲述过去是为了创造未来——读翌平长篇小说《野天鹅》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392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4 1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黑化”是当下一个热词,指文艺作品中原本幸福的主人公遭遇人生重大变故后,从一个阳光善良的人变成灰暗冷酷的人,一心只想复仇,最终不免害人害己。这其实是一些文艺作品想要表现人性复杂的众多套路中的一种。作者们想要让作品显得深刻,有内涵,但又缺乏生活基础和足够深刻的思想,那么“黑化”就提供了一条捷径。但它终究是缺乏内在支撑的,能打动读者一时,却不能给读者留下可供回味的意韵,更不能为读者提供积极的精神力量。翌平的长篇小说《野天鹅》的主人公是一对遭遇生活重大变故的兄妹,却没有被“黑化”,反而向着光明,逆风飞翔,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牵引力,让人感悟到人生的真谛,那就是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每个人自身的态度和选择,决定着自己的命运。


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生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艺术院校家属楼的孩子们的故事。这是一群充满不确定性的“野天鹅”。孩子的成长,本身就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成年人对孩子的引导起着重要作用。可是,在缺少亲人的陪伴、关照、引导,甚至是父母都不在场的情况下,孩子的成长就会像野生动物一样,更加不可预测、充满各种可能。而一群在艺术空气中生长的孩子,则更具有某种“天鹅”的潜质,很有可能小时灰暗,大时惊艳。

主人公林栋在10岁那年陷入了艰难的境地。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的艺术院校老师的孩子,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的父母不得不离开家,到很远的地方去生活,只留下他和妹妹。家庭的重担就这样毫无防备地落在10岁的林栋肩上。且不说经济来源,单单就日常起居,对这个小男孩也是极大考验。林栋和妹妹雨晴,在7年的时间里相依为命。在此期间,父亲因病去世,只剩下母亲,可以有书信交流,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撑。幸运的是,林栋兄妹俩没有被生活的变故打败,反而生出更多对光明的希望和坚守。面对生活的不公平,以及超出孩子理解能力的事情,他们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悲天悯人、自怨自艾,相反,他们心中充满爱和光明。他们记得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时的所有美好,哥哥在父母离开家后毅然担负起家的责任,全身心地照顾妹妹。这是个特殊年代里有代表性的儿童形象,代表着光明和希望的那一端。

其实,林栋并不是典型的红楼孩子。和热爱弹钢琴的爱华、天鹤,从小跟着父亲学习演奏小提琴的阿明、阿亮兄弟,还有对舞蹈别具感悟力的小雪等孩子相比,他好像缺乏艺术细胞,音乐、舞蹈、唱歌、绘画样样都不行。但他身体素质好,下河捉鱼、钓鱼都是好手,格斗技术也学得有模有样。他的专长是手工制作,对工具和组装很着迷。靠着在自行车行帮忙练手,在大人的帮助下,自己组装了两辆自行车。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件具有多重意义的“壮举”。当他接触到优美的童话后,他开始“组装”故事,他有讲故事的天分,他讲的故事能把红楼的孩子、厂区大院的孩子、土街的孩子、军区大院的孩子,各种生活圈的孩子吸引到一起。这也许遗传自他的母亲,一位编剧。编剧的本领就是能把各种人物、故事组合到一起,打动观众。林栋在孩子们中间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这还源于他身上的一些优秀品质,比如坚强、勇敢、能干、有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他沉稳智慧、宽容善良的性格,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显得稳重而可信。他身边聚集了一些好朋友,靠着好朋友们的帮助,他才得以担起生活的重担。

小说有着扎实的生活底蕴和深刻的思想情感。作者用大量的细节把人物和故事填充得丰满而动人,也让小说读起来别具画面感,非常精彩。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事物情景的细节。比如林栋和学农下河钓鱼遭遇下雨发大水,大水急流,写得惊心动魄。孩子们观察天鹅时,天鹅的一举一动,描写得分毫毕现,灵动而自然,让人如临其境,仿佛也跟着他们在观察天鹅。另一类是人物心理描写。又可分为两个小类,一类是人物普遍情感的描写。小说中写到了很多孩子,重点描写、形象鲜明的有十几个,有的是红楼的孩子,有的是厂区大院的孩子,有的是军区大院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情感起伏、细微的心理活动都写得细致到位,让人感同身受。这些心理描写让孩子们的性格清晰,连周遭环境对孩子们的性格的影响和塑造也分析得很清晰。这些细节拉近了读者与小说人物的心理距离。另一类心理描写可以说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独特意义所在,那就是对艺术和武术精神在孩子心中的精妙解读。作者把从小接受的专业训练的体会和感悟都溶在了这部小说的细节描写中。比如小说中写到阿明、阿亮兄弟俩和父亲学拉小提琴,兄弟俩都真心喜欢小提琴,阿明悟性稍逊,天天勤学苦练,拉得中规中矩,阿亮却没那么下功夫练,但悟性好,还有一股子创新力,把小提琴演奏得富有生命气息。小说在描写两兄弟练琴时的心理时,准确到位,让我们体会到什么是音乐的享受。再比如小说中描写颇有钢琴天赋的爱华为准备艺考初次听到德彪西的音乐时的感受,让我们也仿佛听到音乐在耳边响起。还有林栋看小雪跳舞时的感受、林栋和大壮、土街的孩子打架时双方的心理描写,都写得专业、深入,把某一门类的专业知识融入其中,让人着迷。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腻、恰切的细节描写,才让小说读起来饱满、真实、灵动、深刻。

林栋以及其他孩子的形象,在今天还有着某种特别的价值。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夏令营,为孩子的成长提供着全方位的训练。林栋们的故事对今天的孩子的成长有着客观上的教育引导意义。比如林栋所承受的生活重担是今天的孩子无法想象的。现在专门有一些针对小孩子的培训课程,让孩子们短期离开家人,由老师带领,在一个集体中学习独立生活。林栋不仅要独立生活,还要照顾妹妹。长期缺乏营养的饮食,让妹妹的身体得不到良好的发育,他就学习下河捉鱼,让妹妹有鱼汤喝。为了捉鱼,他还现学游泳,努力组装自行车。为了要回妹妹被抢的帽子,他勇敢地向比他强壮的孩子挑战。为了帮助妹妹最喜欢的小雪姐姐,他再次勇敢地挑战土街的孩子们。林栋的勇敢也不是一天炼成的,在这七年中,他逐渐得到了自己人生中非常重要和难得的成长。这样的成长有社会环境高压下促成的因素,但更多更重要的还是林栋自己的选择。小说中其他的孩子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遭遇和成长经验。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一些品质应该是不分年代、地域的,值得今天的孩子们去认识去发现。

小说中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天的儿童小说中显得格外明亮。儿童小说不应回避苦难,这是共识。但如何书写苦难,是个难题。这部小说直面那个特殊年代,选取了其中一部分环境特殊的孩子为主要表现对象,重点却不在于表现他们的苦难,而在于他们对于苦难的态度。小说对于情感的把握非常克制,一些地方点到即止,不让不良情绪掉入放纵的泥淖,对于自强自立、宽容理解等积极情绪的书写也不过重渲染。这种有节制的情感表达,为全书营造了一个还原生活本来面目的本真状态,既温暖又可信。这种明亮的精神状态,也是我们的儿童文学所应追求的。孩子代表着未来。追寻光明的孩子才能代表光明的未来。小说中表达的对光明的追寻,为孩子们提供了精神力量。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9 20:03 , Processed in 1.670160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