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一座黄河民艺“纸上博物馆”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原创版主 - 原创版主

 成长值: 3392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灰金v1_05绿银v1_01绿铜v3_05绿银v3_05红铜v1_05紫银v2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2 1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黄河十四走》中收录的部分民俗事物图片
《黄河十四走》简体本杨先让、杨阳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

民间艺术是一个庞大的造型世界,实实在在与人们共存了数千年,并自始至终沿着自己的规律去进行创造,发展成一个深厚而丰富的艺术体系。正是这些典籍不载、正史不论的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支撑着一个民族的元气和凝聚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杨先让、杨阳所著的《黄河十四走》(上、中、下册),是一套从象牙塔走向田野,走向大传统的探索性记录民间艺术的文本。

4年,14次走进黄河流域,经过8大省区,收集近千张图片,留下20多万字的文本——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杨先让和他的队伍搜集失落的民间艺术的足迹,黄永玉曾用被“震傻了”来形容这一壮举,而这支队伍从始至终只有一个目的:追寻中华文明的根。

在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现代化发展犹如列车,滚滚向前,民间艺术的存留就在我们一念之间。我们可曾了解过民间美术?可曾知道社火脸谱、高密扑灰年画、秦王点兵?若干年后我们是否还能记起这些妙趣横生的艺术以及创作它们的手艺人?

民间艺术靠手艺人存活,但是手艺人的相继逝世,让这些技艺濒临灭绝。为了搜集失落的民间艺术,为了找回孕育中华文明的土壤,上世纪80年代,杨先让率先带领团队,先后14次走进黄河流域,进行民间考察,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8省(区),走访中,考察队积累了近千张图片资料,并整理出二十多万字的文本。图文集结成册后,被命名为《黄河十四走》。

《黄河十四走》不仅详述了诸如安塞腰鼓、汉画像石、木版年画、剪纸、农民画、石刻、泥(面)塑等民间技艺,还分析了其艺术风格、反映的民俗风貌、折射的文化内涵等,并记录下当时优秀的民间艺人(如刘兰英剪纸、苏兰花剪纸、潘京乐皮影等),为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留下了珍贵的图文资料。

创立中国第一个民间美术系

1948年夏天,杨先让十八岁,考取了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美术系,这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到1952年毕业时,他已经是美院的学生了。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刚成立不久的人民美术出版社。在这个人才济济的天地里,他与民间美术开始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杨先让与同事在社里一起负责年画、宣传画的出版,每天的工作就是画版式、写退稿信、写美术字。闲暇时间,杨先让会下乡作画。《出圈》是他的版画处女作。这是他在下乡时,偶然觉得这个画适合做成版画,于是当时的同事邹雅从荣宝斋找来一块木板,他自己又弄了几把圆刀。从没尝试过版画的杨先让,最后竟完成得很好。后来这幅作品不仅得以出版,还获了奖。

1958年,他和太太下放河北遵化劳动一年,回来后先被调去文化部工作,后又调入了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0年,美院新成立了年画、连环画系,要杨先让组系及担任教学工作。事实上,这个系的诞生却有些生不逢时:上世纪八十年代,电视已经开始兴起,年画、连环画正在走下坡路。因此朋友和家人一致不赞成他离开版画系。结果磨来磨去他还是心软同意了。

1983年,杨先让在美国探亲期间参观访问了许多学校、博物馆,发现西方很重视民间美术,原始艺术被重新估价和吸收,不少西方大师,比如毕加索的立体派就是吸收非洲民间木雕艺术而创造的。这给他触动很大:中国有比美国丰富得多的民间美术资源,为什么不能将这些资源吸收到我们的艺术创作中来呢?

于是,回国后杨先让生发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把年画、连环画系改成民间美术系。

民间艺术被官方、文人遗忘了数千年,今天应该是好好珍惜它、重视它的时候了。这就是推动杨先让建立民间美术系的一个强烈动机。

创建民间美术系是前所未有的事业,困难一定不少。工作反正都是要有人去做,我们有信心。

杨先让不厌其烦地给学院讲述“民间美术的重要性”,最终,他争取到了改系方案的通过——“年画、连环画系”得以改为“民间美术系”,这也是中国第一个民间美术系。

黄河考察,萌生感触

“民间美术系”虽已成立,但是在理论上、规律研究上、课程设置上该如何做,大家还没有谱。既然这样,亲自考察中国的民间艺术,以便获得第一手资料,就非常有必要了。于是杨先让有了要走一趟黄河的想法。

就这样,杨先让于1986年年底接受美国乔治·索罗斯基金会资助,开始了他组队“黄河十四走”之旅。

为什么选中了黄河?

杨先让说,因为黄河流域可以说是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代表性的大区域、大文化圈。这里所产生的一切民间艺术活动必然与考古学、哲学史、古代史、民俗学、民族学、艺术史等多方面的学科,在内涵和根源上密切相连。从黄河流域的民间艺术入手,很可能获得打开中国其他地区民间艺术的一把钥匙。

一路上,他们听闻哪里有“好东西”,就急忙奔去看。蜻蜓点水也罢,倒也遇到了不少民间艺术和民间艺术家。不管他们是田地里的,或是炕头上的,他都以平视和尊敬的目光审视其艺术语言。

遇到陕西旬邑县的“剪花娘子”库淑兰时,他就震惊了。用他的话说:“我们来到库淑兰住村的破窑洞里,我被如此环境下生存的一位大艺术家以及她所营造的世上独有的一座艺术殿堂震撼了。”

杨先让首先将这瑰宝向台湾“汉声”杂志社推荐,并且让他的妹妹将这个做成一系列的研究。当库淑兰看到她的作品能够向香港来访者宣扬、获得很多大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时候,她知道她“火”了。可惜,这些对库淑兰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善。她依然住在她的破窑洞里,忙的时候干脆请人做复制版的库淑兰剪纸。渐渐的,库淑兰老了,累了,做不动了。大家都说,民间的剪纸艺术走向衰亡了。

1987年,他们结识了华县皮影大师潘京乐。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里面,有潘京乐演皮影的镜头。那天,一天工作下来,原本想放松一下,谁知当锣鼓丝弦一响,开唱了,杨先让开始惊呆了。那凄婉的“碗碗腔”将他的神经牢牢地牵动着,不由自主地站起来去寻找那演唱者: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满脸胡茬,又弹又唱,真正的声情并茂。他那断断续续的腔调,真是绕梁三日。杨先让觉得这么好的民乐,应该也让美院的师生听一听,请潘京乐到美院去演一回,可惜全场没到几个人。杨先让觉得他错估计了。

有些时候,当他们发现一个线索,即将要找到的时候,却往往发现民间艺人已经死了,带着东西和技艺一起走了。几年间,杨先让看着这些人与技艺如潮水般逝去,却来不及掬一勺在手中就流走的时候,那种情境真不是滋味。他和他的队员便会萌生最朴素的想法:要抢救,要快。

为了与时间战斗,为了调查、记录、保存更多珍贵的民俗事物,也为了节省考察经费,考察队伍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杨先让也因考察晒得面色黧黑,常穿着一身破夹克,还曾被人误会生活有困难。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最后一站走完黄河口的前几天,他忽然对随行的女儿杨阳说,“中国民间美术,这下我通了,我给你讲”。

《黄河十四走》诞生“震傻了”黄永玉

1987年到1989年,沿岸八个省、一百多个县镇,三年考察黄河流域民间美术的成果,变成了一部纪录片《大河行》。杨先让将纪录片放给黄永玉夫妇看,震了他们一把。台湾《汉声》杂志的编辑们也由此听闻,邀请杨先让写书。

杨先让写了一年,当他将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河流域民间艺术田野考察报告”为副题的《黄河十四走》一大叠书稿送给黄永玉看时,黄永玉一翻开,就被“震傻了”,他惊呼:“杨先让呀杨先让,你可真邪了!那么大的志气、雄心!那么坚忍的毅力!那么精密的计划,那么丰硕的成绩!”并说:“《黄河十四走》点明了研究民间艺术的一个方向、一个方法。是一个铁打的、无限远大的可能性,理出文化行当一条新的脉络,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汉声》的编辑将书稿编了三年,这才有了整整三大本《黄河十四走》。近日,广西师大社出版了《黄河十四走》简体版,这是台湾汉声首次在大陆正版授权,简体版在保留原版精华的基础上重现了这部经典。

黄河十四走的旅途中,杨先让总随手带着他的小笔记本,他什么东西都可以遗失,唯有这记录第一手调查的笔记本不能弄丢。翻开笔记本,可以看见杨先让撰写的田野日志、见闻笔记、心得备忘、美学思考,还有当地民众提供的有关剪纸“十果”的项目记录,以及一张随手夹进的民间剪纸……

杨先让那时或许没有想到,这些图片记录、考察笔记日后会变成一本书,因此,笔记严谨中又不失随性,他记录下的不少小画、随笔让人忍俊不禁。这份随性的浪漫也在他面对《黄河十四走》的赞誉时表现了出来,“我这个人,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我自己也不在乎,没想当大画家,我就是美术工作者”。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9 18:12 , Processed in 1.790074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