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喜伤心!怒伤肝!五脏这“五怕”,你一定得知道!

[复制链接]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885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18 00: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素问·五脏别论》
根据脏象学说,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精神意识活动分属于五脏,加上六腑的配合,把人体表里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五脏作为中医藏象学说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人体自身中心的整体性及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整体,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为用,代谢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此外,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属人体整体生命机能的体现,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人的精神活动由五脏精气化生和充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情志活动分别由五脏所司,如
“心在志为喜”
“肝在志为怒”
“脾在志为思”
“肺在志为忧”
“肾在志为恐”
而情志过激,又反伤五脏精气,如: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
“忧伤肺”
“恐伤肾”
喜伤心
喜伤心指喜乐过极则损伤心神。古人认为心藏神,正常的喜乐,会使精神愉快,心气舒畅。若狂喜极乐,会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而产生喜笑不休、心悸、失眠等症。
中医说的“心”,并不是我们跳动的心脏。这一点,古人在造字的时候就关照到了。在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中,唯独“心”这个字,是没有“月”字旁的。
因为在中国文化乃至中医的认识中,这个“心”不是单纯指跳动的心脏,还包括我们看不到的思维、精神,比如心事、心思等。
“喜伤心”的典型例子,就是《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一个落魄书生,几次考举人不中,在他已经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好消息,居然考中举人!这个好消息让他乐极生悲,居然当时就乐疯了,这是一个典型的“喜伤心”的例子。
《黄帝内经》认为养心是“恬淡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不要给自己添加无谓的负担,乐观开朗。
怒伤肝
怒伤肝是一种病因病理学术语。是由于长期郁愤,肝气郁结造成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提及,原文为“怒伤肝,悲胜恐。”王冰注:“虽志为怒,甚则自伤。”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畅豁达。如果长期郁愤,可以导致肝气郁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愤怒会使人呼吸急促,血液内红细胞数剧增,血液比正常情况下凝结加快,心动过速,这样不仅会损伤心血管系统,更会影响肝脏健康。
调查结果表明,易怒的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脏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春季阳气升发有助于肝的疏泄,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的愉悦,千万不能做情绪的奴隶,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气头上不盲目做决定。
思伤脾
《黄帝内经》所谓“思伤脾”病因病理学术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出现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等症。治宜行气健脾。思为脾之志。思考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倘若思虑太过,甚至空怀妄想,谋虑怫逆,皆可导致气结不行,积聚于中,所谓“思伤脾”。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心情不好时皮肤、内分泌等等一些病症都会出现。《黄帝内经》中提到“思伤脾”,从中医角度讲,每一种情绪都可以影响内脏器官,导致人体气血运行方面出现问题。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日常生活中,倘若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最好就不要去“解”它,因为越“解”越不顺,最终可能导致“气结”。
忧伤肺
中医学认为肺的主要功能是主气。这里的气,有两个概念,一是肺主呼吸之气,即吸人大自然的空气。呼出人体内的废气。二是肺主全身之气.即肺将吸人的新鲜空气供应给全身各个脏腑器官。从而保持全身功能活动充沛有力。
当肺为悲的情绪所伤,就会出现呼吸之气与全身之气两个方面的变化。
例如,当一个人因悲伤而哭泣不停,这个人的呼吸往往会加快我们常说一个小孩子哭的上气不接下气。这就是因为悲伤而伤肺,肺气损伤则需要更多空气的补充,故表现为呼吸加快,也就是摄气过程的加快。
我们还常见到,有时一个人悲哭过度过久,全身软得像面条一般,旁边人拉都拉不起来,这就是全身之气都因为肺气损伤而生虚损。
从症状来看,悲伤肺的主要症状是气短,咳嗽、有痰或无痰,全身乏力、皮肤怕冷。容易感冒,中医称之为肺气虚。
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畅,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所以平时应当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情,切莫悲伤过度。
恐伤肾
恐伤肾,指大恐则损伤于肾,可出现骨痿、精滑、小便失禁等。因恐的情志为肾所主,恐则气下,耗及肾气之故。《素问·五运行大论》:“其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黄帝内经》中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人活一口气,人的体内气的运行是遵循一定的章法的,当受到惊恐刺激时,人体内的气机运行就会紊乱,就像道路发生交通事故,运行不畅,从而身体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病理状态。体内气机运行会趋于向下,从而产生腹胀甚至遗尿的现象。“惊则气乱”就是指人在受到惊吓的时候体内正常运行的气机会变得紊乱,从而会出现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等症状。
现在很多年轻人追求刺激,喜欢大半夜的看恐怖电影,其实那是非常不健康的。晚上人的阳气虚弱阴气旺盛,本来就很容易受到惊吓,长期经受这样的刺激,很容易出现精神恍惚、晚上睡觉不安、甚至记忆障碍、意志不坚定、做事情没有定性等症状。
总结
《素问·举痛论》里指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绪对于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近年来,中医学中的心理保健思想正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好的状态”。当代社会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疾患已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所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至关重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尽量避免情绪过激!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0 03:55 , Processed in 1.42357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