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不应季的蔬果对身体有害吗?吃什么水果好呢?

[复制链接]

绿铜v3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1_05紫银v1_0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17 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有人说不要吃“催熟“的水果,“反季节“蔬果对身体有害。如果只能吃当地产的蔬菜水果,跟反季节蔬果和催熟水果死磕,那北方春天光秃秃,只能吃冬储大白菜,炖胡萝卜土豆了,回到了30多年前。










我小时候,冬天只有这个菜



至于水果,根本不敢想象,没有应季水果,连苹果都是去年的。


传统养生爱好者认为反季蔬果「不合时令」「违反天伦」,科技在进步,冬天用暖气,夏天吹空调,随时能吃冰淇淋,空气干燥就用加湿器,这就像肚子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为何偏偏和大棚种的草莓,海南运过来的催熟香蕉过不去呢?植物的生长素,催熟剂,只要在合理使用范围,对人体是安全无害的。

反季蔬菜和水果一般是这么来的:

不管口感和应季多多少少有差别,但是,在春天,这些水果非常适合每天吃,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每天200克到350克水果,对身体很好。尤其是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各种慢病的预防都有好处。

蔬菜每天吃一斤,其中一半是深绿蔬菜为最佳。

我推荐这七种水果,营养素密度比较高,有的价格偏贵但营养素富集,也有老百姓的当家水果,价格便宜的。

猕猴桃,蓝莓,香蕉,苹果,橙子,芒果,草莓异地种植,比如从南方运到北方,海南香蕉芒果木瓜等,还有进口车厘子,南方产的橙子,而且不能100%熟,要不运到北方就臭了;除非有些平台做的产地直供水果。还有南方产的芥蓝,紫菜苔等。









大棚种植,人为地为蔬菜提供适于生长的光照、温度和水等条件,在大棚模拟春夏季环境,比如草莓。








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贫穷限制了想象力。


对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学,却是:

无知创造了想象力!

如果认为植物生长素等会让人性早熟,那花粉是植物的精子,还能让人怀孕吧?

用于海南摘的青香蕉变黄成熟「催熟」的物质叫「乙烯」。这乙烯和植物自己分泌出来的一样!

植物自己在树上成熟的时候,会自己产生乙烯,让自己成熟。而因为一些水果需要长途运输,所以商人们会在他们没有那么成熟的时候摘下来,这样的水果比较硬,就适合长途运输。如果全熟,运输,到批发市场,再进超市,那就成烂水果了,没法吃。

那到站以后水果还是硬的怎么吃啊?

这时候,我们可以人为地施用乙烯来让水果成熟,这本来是很聪明健康的方法,被不清不楚的人胡说八道,反倒变成了不光彩的「催熟」了?

更有无良媒体说「吃催熟水果导致人性早熟」,这完全是天方夜谭,因为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完全不同。

谣言:

个头大,形状奇怪的草莓都是用膨大剂催出来的,膨大剂会致癌,并且会在人体内积累。

准确地说,我们吃的并不是草莓的果实,而是膨大的花托,上面的那些小颗粒才是真正的果实。

异常大且形状奇怪的草莓确实存在使用膨大剂的可能。其实,膨大剂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农药,也不是像滴滴涕(DDT)那样污染环境而被禁用的非法化学药品。它的学名叫氯吡脲(CPPU),属于苯脲类细胞分裂素,是一种已经广泛应用在猕猴桃、甜瓜等水果上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的作用原理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一般认为,它通过调节植物体内激素的分泌来发挥作用:它能促使植物细胞加倍分泌细胞分裂素,增加单位时间内植物细胞分裂的次数;同时,它还能促使生长素的分泌,使细胞长得更大。结果从整体上来看,我们需要的“果实”就增大了。

当然,在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繁曝光的形势下,这样的解释多少显得有些苍白。回过头来想想,消费者要求的好外观和低价格,其实也是给果农出的难题。


结论:谣言粉碎。异常大的畸形草莓,确实有使用膨大剂的嫌疑。但并没有研究、报道发现膨大剂会致癌。并且,这种物质在环境中降解得很快,进入动物体后也会很快排出。从目前的实验结果来看,膨大剂还算安全。

参考资料:

[1]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 氯吡脲的环境行为及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农药,2008,47(4)

[2] 梁英龙等. 疏果对设施栽培草莓“枥乙女"单果重、糖代谢与积累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2006,18(4)

[3] 童新平,杨海新,范晓荣. 草莓膨大剂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试验. 中国果树,2001(6)

[4] Ariza M T, Soria C, Medina J J, et al. Fruitmisshapen in Strawberry Cultivars(Fragaria X Ananassa) Is Related to Achenes Functionality.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2011, 158(1)

另外谣言里提到胖大、无根的豆芽都使用了除草剂、化肥,这完全是想当然的说法。为了生产出胖大的豆芽,人们确实会使用植物生长素,但这样的豆芽就是“毒豆芽”了吗?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豆芽的生长过程吧。

在豆芽萌发时,首先生长出来的就是胚根,这个器官承担着吸收水分的重任,分裂旺盛,细胞个头比较小,含水量也较低,所以在口感上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相对而言,作为豆芽菜主体的胚轴就受欢迎得多了,这里的细胞水分充足,会带给我们爽脆的口感。能不能让口感好的胚轴,也就是豆芽茎秆长一些呢?于是,就有人求助于“塑造”植物形态的植物激素了。

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胚芽本身会分泌生长素,吲哚乙酸就是其中之一。胚的不同部分受不同浓度生长素影响,胚根和胚芽所需生长素的浓度较低,而胚轴(也就是豆芽茎秆)所需的浓度较高。所以,喷洒适当浓度的生长素,一方面可以促进豆芽秆的生长,另一方面还可以抑制根和芽的生长,也就实现了秆多根少的目的。

至于直接向西瓜里注射糖精,且不论糖精在西瓜里是否能扩散均匀,单单是这些扎了眼的西瓜是否能保存就值得商榷。因为这项“实验”不涉及西瓜“爆炸”,我们也就不在这里详细讨论了。


那么,变甜的途径就只剩下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了。实验表明,适当地调节植物激素确实会促进果实中蔗糖的积累。比如适当喷施脱落酸(ABA)可以促进桃子果实对果糖和葡萄糖的吸收。不过,目前还没有见到应用于西瓜的相关报道。不管怎样,这些植物激素都不会引起西瓜“爆炸”。另外,氯吡脲虽然可以促进西瓜果实增大,产量增加,但是对增加果实含糖量作用甚微。

这样看来,西瓜甜不甜的关键因素还在于品种。那些光合作用能力强,蔗糖和果糖转化积累多的品种自然就甜了,这也是西瓜育种的方向。同时,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施肥(比如在成熟期施肥,减少氮肥的施用),或者去掉一些小西瓜(在西瓜蔓的光合产出量一定的条件下,减少了小西瓜数量,平均到每个瓜上自然糖就多了)等方法来提高西瓜的甜度。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情况下,施用植物激素作为备选方案也是无可厚非的。

结论:谣言粉碎。西瓜“爆炸”以及甜度都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膨大增甜剂并不是炸药,也不是毒药,把所有问题

都推在它身上是不公正的。并且膨大剂的剂量在允许范围内时,并不会伤害人体健康。而这起事件的后续报道指出:事发瓜田里所用的膨大剂根本就是假药,并不含膨大剂成分。

参考资料:

[1] 陈长龙等. 氯吡脲在土壤和西瓜中的残留分析. 环境化学,2006,2(6)

[2] 杜志强等. 西瓜裂瓜的原因及解决途径. 北方园艺,2009(9)

[3] 郭尚等. 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研究综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0)

[4] 罗霄等. 果实糖代谢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农业科学研究,2008,29(2)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4-24 02:55 , Processed in 1.064109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