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大森林》:诗意理性的森林感悟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版主勋章 - 版主勋章

 成长值: 29310

宝血灵晶结丹成就紫金v1_05紫银v1_03紫银v2_02紫铜v1_05紫铜v2_03紫铜v3_05红铜v1_05灰金v1_05灰铜v1_05灰铜v3_01绿金v1_01绿金v3_04绿银v3_05绿铜v3_05蓝银v1_05蓝铜v1_0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0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当代的生态文学写作,是由徐刚1988年发表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为明显标志出现的。

自此以后,伴随着国际与国内的生态保护之声益隆,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意识的加强,中国的生态文学创作也不断地有了深入和提升。徐刚自己将这样的文学创作称之为“自然文学”写作。多年以来,他经历艰辛,深入到各种自然环境,行走于江河、戈壁、荒野、森林,书写了一大批诸如《长江传》《地球传》《守望家园》等具有现实视角、信息密集、观察角度独特、叙述激情、语言诗意俊美的作品。徐刚是中国生态文学的一道风景,他的著作也是中国生态文学的高原。

徐刚对于大地的观察和思考一直不曾停歇,最近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作品《大森林》,即是他花费7年的时间调研、阅读、沉思和独特表达的生态文学新作。这一次,作者从森林着眼,再次深入地走向生命的原生之地,走进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家园。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考的深入,徐刚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方面,向先始和渊源的方向延伸得非常自然并具有逻辑性。这种明显带有跨学科、跨文体的内容和严谨诗化的表达,既是徐刚创作个性的延续,也是他再一次充分舒放写作的表现与发展。

《大森林》为读者所提供的有关森林的生长历史,在中华大地的沿革状貌和伴随森林展开的人类政治经济文化行为,以及相关自然文化知识,十分广泛和丰富,给人有“一波才动万波随”的阅读感,让人长知识、开眼界,在阅读过程中也像森林般的烂漫生长和浩荡开阔。徐刚的作品,如同奢华的盛宴,种色形味,气势浩荡,风采飞扬。但是,他的作品中这样繁茂广泛的内容,并非作家简单地进行资料信息堆砌,而是围绕森林和人类生命繁衍及发展进行的细密探析,是在摆脱了以人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之后,对于森林的生态价值的尊重和致敬。作品用自秦朝以来丰富的历史事实说明,森林对于人们生活生产以至王朝兴衰的作用,将森林无声的力量给予了真实形象的描述,使人无法忽视森林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生死相依关系,提高人们对森林的守护自觉性。所以,《大森林》不仅是一种文化历史,植物学叙述,还是一种对自然和生命关系的感知、敬畏与关怀,是一种和谐健康发展愿望的诚挚文学表达。

在《大森林》的后部,作品展现了现实森林、林地、林权等制度改革现状,作家在全国各地调查了解,见识各种人们自创和设计的有关森林守护培育及科学合理利用的方式,这些举措正在还原森林自身地位和尊重森林价值的轨道上发展着。这些内容令人欣慰。当然,各种急功近利式的损毁森林、破坏森林生长环境的情形也依然存在,但可喜的是,我们看到了人们对于森林的珍惜与尊重。这些内容,使《大森林》显现出当下社会生活的烟火气息,有了与当下社会生活的对接。

徐刚自小生活在乡野,有山水草木情怀。在他最初可以用诗句咏叹的时候,他就将真诚的感情和动心的诗情奉献给了“小河”、“小草”。在他经历了很多的世事和人生之后,在他获得了客观的观察和独立的思索表达之后,他“倾听大地”、写“大地书”、呼救“沉沦的土地”、呼喊“伐木者,醒来”,深情“守望家园”,将诗人般的凝望、深思、激情和诗化的描绘投向了自然文学书写,独成风景。徐刚的作品中,虽然历史、文化、科学信息丰富,但他总能赋予各种客观对象以诗的韵律和节奏,给人以生动形象和画面呈现。像这本《大森林》的开始:“朝晖鲜美,有飞鸟沐浴初阳而驻足于林冠,顾盼自乐,那是森林之门?月光如泻,蚯蚓从林地之下蠕动而出,寻找落叶,那是森林之门?”如此清新美妙的诗意语言叙述,几乎贯穿于作品的始终。所以,徐刚的作品似散而非散,总有主题核心的凝结;似实而灵动,总有诗思的奇妙表达。而此一点,非他人可以替代。此乃经历、学识、见闻、才情的体现。

(《大森林》,徐刚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5月出版)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5 12:24 , Processed in 0.636025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